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列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盘绕式空间伸展臂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盘绕式空间伸展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盘绕式空间伸展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5页 |
1.2.3 盘绕式伸展臂关键设计参数 | 第15-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弹性细杆非线性力学 | 第20-35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曲线和曲杆的几何学基础 | 第20-23页 |
2.2.1 曲线几何学 | 第20-22页 |
2.2.2 曲杆弯扭度 | 第22-23页 |
2.3 Kirchhoff 方程及其初积分 | 第23-28页 |
2.3.1 基本假定和平衡方程建立 | 第23-26页 |
2.3.2 欧拉角表示的 Kirchhoff 方程 | 第26-27页 |
2.3.3 Kirchhoff 方程的初积分 | 第27-28页 |
2.4 弹性杆的挠性线 | 第28-30页 |
2.4.1 挠性线柱坐标表示 | 第28-29页 |
2.4.2 螺旋线特征 | 第29-30页 |
2.5 盘绕式伸展臂纵杆问题 | 第30-33页 |
2.5.1 弹性细杆的平面纯弯曲 | 第30-31页 |
2.5.2 圆截面杆的空间的螺旋线状态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连续纵杆大变形大转角纯弯曲试验 | 第35-49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大变形大转角纯弯曲试验机构 | 第35-38页 |
3.2.1 大变形大转角纯弯曲试验机构组成 | 第35-36页 |
3.2.2 大变形大转角纯弯曲试验原理 | 第36-37页 |
3.2.3 其他试验设备及技术参数 | 第37-38页 |
3.3 连续纵杆的大变形纯弯曲试验 | 第38-41页 |
3.3.1 试验对象及参数 | 第38页 |
3.3.2 主要试验步骤 | 第38-41页 |
3.4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3.4.1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3.5 试验试件破坏特点 | 第46页 |
3.6 误差分析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盘绕式空间伸展臂收展过程力学行为数值分析 | 第49-73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大变形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与原理 | 第50-53页 |
4.2.1 大变形问题应力和应变的表达 | 第50-51页 |
4.2.2 大变形问题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51-52页 |
4.2.3 大变形问题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第52-53页 |
4.3 单节距纵杆盘绕力学行为分析 | 第53-57页 |
4.3.1 纯弯矩作用下纵杆的力学行为研究 | 第53-54页 |
4.3.2 单节距纵杆盘绕分析 | 第54-57页 |
4.4 盘绕式伸展臂整体盘绕力学行为分析 | 第57-72页 |
4.4.1 盘绕分析方式的确定 | 第57-58页 |
4.4.2 底盘联动盘绕式伸展臂盘绕分析 | 第58-66页 |
4.4.3 底盘自由盘绕式伸展臂盘绕分析 | 第66-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支撑边框模态分析 | 第73-88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盘绕三棱桁架模态分析 | 第73-77页 |
5.2.1 盘绕三棱桁架的计算参数 | 第73-74页 |
5.2.2 盘绕三棱桁架有限元模型 | 第74-75页 |
5.2.3 模态分析结果 | 第75-77页 |
5.3 盘绕三棱桁架设计参数对模态的影响 | 第77-80页 |
5.3.1 拉索初应变 | 第77-78页 |
5.3.2 盘绕半径和节距尺寸 | 第78-79页 |
5.3.3 横杆直径 | 第79-80页 |
5.4 矩形截面杆模态分析 | 第80-82页 |
5.5 支撑边框模态分析 | 第82-87页 |
5.5.1 盘绕半径为 100mm 支撑臂整体边框 | 第83-85页 |
5.5.2 盘绕半径为 200mm 支撑臂整体边框 | 第85-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8-90页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