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论文--海洋沉积论文

海底沉积物中低频声学参数测量及声速频散特征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4-16页
        1.2.2 海底沉积物剪切波声学特性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海底沉积物声波频散特性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7-20页
        1.2.4 声传播理论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21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1-22页
    1.5 论文工作量统计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设备第23-36页
    2.1 中低频大尺度现场声学测量系统第23-31页
        2.1.1 室内控制单元第23-24页
        2.1.2 声学发射单元第24-27页
        2.1.3 声学接收单元第27-29页
        2.1.4 多通道自容式数据采集系统第29-30页
        2.1.5 单通道自容式数据采集系统第30-31页
        2.1.6 实时监控单元第31页
    2.2 中高频实验室声学测量系统第31-34页
    2.3 实验室剪切波柱状样品测量系统第34-36页
第3章 野外实验及数据处理第36-49页
    3.1 野外实验第36-39页
        3.1.1 系统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第37-38页
        3.1.2 声源与接收阵列的布设第38-39页
        3.1.3 探杆间距精确测量第39页
    3.2 声波实验数据处理第39-46页
        3.2.1 胶州湾低频声信号数据提取第39-42页
        3.2.2 物理性质测试第42-45页
        3.2.3 声学性质第45-46页
    3.3 剪切波实验数据处理第46-49页
        3.3.1 物理性质测试第46-47页
        3.3.2 声学性质测试第47-49页
第4章 海洋沉积物声传播模型研究第49-58页
    4.1 流体理论第49-50页
    4.2 弹性理论第50-52页
        4.2.1 Gassmann方程第50-51页
        4.2.2 Buckingham理论第51-52页
    4.3 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第52-53页
        4.3.1 Biot模型第52-53页
        4.3.2 EDFM模型第53页
    4.4 本文模型输入参数取值第53-58页
        4.4.1 Biot模型输入参数取值第53-54页
        4.4.2 GS模型输入参数取值第54-58页
第5章 沉积物声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第58-69页
    5.1 沉积物中低频声速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第58-64页
        5.1.1 不同频率声速与密度相关关系第58-59页
        5.1.2 不同频率声速与孔隙度相关关系第59-60页
        5.1.3 不同频率声速与平均粒径相关关系第60-62页
        5.1.4 不同频率声速与含水量相关关系第62-64页
    5.2 剪切波声学参数与物理性质相关关系第64-69页
        5.2.1 黄海海底沉积物纵横波速比与沉积物类型的相关性第64-65页
        5.2.2 黄海沉积物剪切波速度与孔隙度相关性第65-67页
        5.2.3 黄海沉积物剪切波速度与平均粒径相关关系第67-69页
第6章 频散特征分析第69-82页
    6.1 实测声速与频率的相关性第69-80页
        6.1.1 中低频声速与频率相关关系及拟合曲线第70-72页
        6.1.2 所有频率声速与频率相关关系及拟合曲线第72-76页
        6.1.3 声速与频率相关关系与预测模型对比第76-80页
    6.2 实测剪切波速度与频率的相关性第80-82页
第7章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东黑潮主流径海域近千年来沉积物物源与气候变化讯息反演
下一篇:中新世以来奄美三角盆地风尘石英对构造尺度东亚古气候变化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