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桦木酮缩氨基硫脲铜、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桦木醇概述第10-11页
    1.2 桦木醇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桦木醇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第11-16页
            1.2.1.1 桦木醇第11-12页
            1.2.1.2 桦木酸第12-14页
            1.2.1.3 贝韦立马(bevirimat,DSB,PA-457,MPC-4326)第14-16页
        1.2.2 桦木醇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概述第16-17页
    1.3 缩氨基硫脲类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第17-18页
        1.3.2 甾体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本文的设计思想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1-28页
    2.1 合成路线第21-22页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3-28页
        2.3.1 Betulin(1)的提取第23页
        2.3.2 28-O-triphenylmethyl-betulin(2)的制备第23-24页
        2.3.3 28-O-triphenylmethyl-betulone(3)的制备第24页
        2.3.4 Betulone(4)的制备第24页
        2.3.5 28-O-acetyl-betulone(5)的制备第24-25页
        2.3.6 Betulone thiosemicarbazone(6)的制备第25页
        2.3.7 28-O-acetyl-betulone thiosemicarbazone(7)的制备第25-26页
        2.3.8 Betulone thiosemicarbazone metal complexes(8a-b)的制备第26-27页
        2.3.9 28-O-acetyl-betulone thiosemicarbazone metal complexes(9a-b)的制备第27-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3.1 合成部分第28-37页
        3.1.1 化合物2的合成第28-29页
        3.1.2 化合物3的合成第29-30页
        3.1.3 化合物4的合成第30-31页
        3.1.4 化合物5的合成第31页
        3.1.5 化合物6(配体L_A)的合成第31-33页
        3.1.6 化合物7(配体L_B)的合成第33页
        3.1.7 化合物6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33-36页
        3.1.8 化合物7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36-37页
    3.2 抗菌活性测试第37-39页
第四章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6-47页
附录B (化合物谱图)第47-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植物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比较
下一篇:Talienbisflavan A中间体和芳基砜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