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基于磁性微粒富集和DNA标签放大技术快速检测PCV2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文献综述第12-21页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 2 型研究概况第12-18页
        1.1 病原学第12-13页
            1.1.1 分类地位第12页
            1.1.2 理化特性第12页
            1.1.3 培养特性第12-13页
            1.1.4 致病性第13页
        1.2 流行病学第13-14页
            1.2.1 流行情况第13-14页
            1.2.2 易感宿主第14页
            1.2.3 传播途径第14页
            1.2.4 传染源第14页
        1.3 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1.3.1 基因组特点第14-15页
            1.3.2 基因分型第15页
        1.4 诊断第15-16页
            1.4.1 病原学检测第15-16页
            1.4.2 血清学检测第16页
        1.5 防控第16-18页
    第二章 磁性微粒和纳米金颗粒的研究概况第18-21页
        2.1 磁性微粒的研究第18-19页
            2.1.1 理化特性第18页
            2.1.2 核酸纯化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2.1.3 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第19页
        2.2 纳米金颗粒的研究第19-20页
            2.2.1 理化特性第19页
            2.2.2 应用第19-20页
        2.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试验研究第21-40页
    第三章 特异性针对 PCV2 的 UNDP-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1-36页
        3.1 材料第22页
            3.1.1 样本第22页
            3.1.2 试剂第22页
            3.1.3 主要仪器第22页
        3.2 方法第22-26页
            3.2.1 PCV2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第22页
            3.2.2 探针和引物的设计及优化第22-23页
            3.2.3 病毒核酸提取第23页
            3.2.4 PCV2 特异性探针标记的磁性微粒(MMP)制备第23-24页
            3.2.5 特异性信号探针标记的纳米金颗粒(AuNPs)制备第24页
            3.2.6 基于磁性微粒和 DNA 标签放大技术的 PCV2 快速检测方法第24-25页
            3.2.7 pGEM-PCV2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5-26页
            3.2.8 针对 PCV2 的 Rreal-time PCR 检测方法第26页
            3.2.9 UNDP-PCR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第26页
        3.3 结果第26-33页
            3.3.1 试验设计和优化第26-29页
            3.3.2 UNDP-PCR 方法的检测范围第29-30页
            3.3.3 UNDP-PCR 方法的特异性第30-31页
            3.3.4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第31-32页
            3.3.5 针对 PCV2 的 SYBR Green 荧光定量 PCR 检测第32页
            3.3.6 UNDP-PCR 方法的灵敏度第32-33页
        3.4 讨论第33-34页
        3.5 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PCV2 的 UNDP-PCR 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第36-40页
        4.1 材料第36页
            4.1.1 样本第36页
            4.1.2 试剂第36页
            4.1.3 主要仪器第36页
        4.2 方法第36-37页
        4.3 结果第37-38页
            4.3.1 UNDP-PCR 方法的可重复性第37页
            4.3.2 UNDP-PCR 方法的初步应用第37-38页
        4.4 讨论第38-39页
        4.5 小结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1-47页
主要缩略词和中英文对照表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
下一篇:斑马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