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煤矸分选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7页
        1.2.1 人工分选第14页
        1.2.2 风力选煤第14-15页
        1.2.3 流化床选煤第15页
        1.2.4 选择性破碎法第15-16页
        1.2.5 图像法选煤第16页
        1.2.6 射线选煤法第16-17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安排第17-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2章 X射线及其识别煤矸的原理介绍第20-30页
    2.1 X射线的产生第20-21页
    2.2 X射线的性质第21-22页
        2.2.1 物理性质第21-22页
        2.2.2 化学性质第22页
        2.2.3 生物性质第22页
    2.3 X射线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第22-25页
        2.3.1 光电效应第22-23页
        2.3.2 康普顿效应第23-24页
        2.3.3 电子对效应第24页
        2.3.4 瑞利散射第24-25页
    2.4 X射线穿过物质的衰减规律第25-26页
    2.5 基于X射线探测煤矸识别的原理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煤矸分选系统第30-38页
    3.1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煤矸分选系统的系统组成第30-34页
        3.1.1 原煤分级筛第30-31页
        3.1.2 智能干选机第31-33页
        3.1.3 带式输送机第33-34页
    3.2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煤矸分选系统工作原理第34页
    3.3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煤矸分选系统的技术优势第34-35页
    3.4 系统分选后的煤矸物料流分配第35-36页
        3.4.1 改向方案输送第35-36页
        3.4.2 双皮带方案输送第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识别煤矸的图像显示实验第38-50页
    4.1 实验目的第38页
    4.2 系统组成第38-45页
        4.2.1 X射线机第39-43页
        4.2.2 X射线探测器第43-44页
        4.2.3 计算机第44页
        4.2.4 系统软件第44-45页
    4.3 图像显示过程第45-47页
    4.4 图像显示结果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基于MATLAB对X射线探测方法识别煤矸的图像处理第50-64页
    5.1 MATLAB软件介绍第50-53页
        5.1.1 MATLAB的发展历程第50-51页
        5.1.2 MATLAB的特点第51-52页
        5.1.3 MATLAB与数字图像处理第52-53页
    5.2 MATLAB计算煤矸图像灰度值的方法第53-55页
        5.2.1 灰度图像第53页
        5.2.2 MATLAB计算灰度值的方法第53页
        5.2.3 MATLAB中灰度图像的直方图建立第53-54页
        5.2.4 MATLAB中基于直方图的对比度增强的方法第54-55页
    5.3 MATLAB计算煤矸图像灰度值的具体步骤第55-59页
    5.4 基于X射线探测方法的井下煤矸分离系统的工业应用第59-63页
        5.4.1 工艺流程和实施方案第59-60页
        5.4.2 实施效果第60-62页
        5.4.3 效益分析第62页
        5.4.4 工业应用结论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暗通道的降质图像增强与复原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疲劳监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