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事组织论文

LSD1抑制剂联合紫杉醇对胃癌耐药细胞的抑制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略词第13-14页
1 前言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LSD1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第15-16页
        1.2.1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LSD1第15页
        1.2.2 LSD1在胃癌治疗中的意义第15-16页
    1.3 紫杉醇及其耐药性第16-17页
    1.4 多药耐药的解决办法第17-18页
        1.4.1 多药耐药逆转剂第17页
        1.4.2 联合用药第17-18页
        1.4.3 反义核酸技术及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第18页
    1.5 联合用药效果的评价方式第18-19页
    1.6 GSK-LSD12HCl与紫杉醇联用的可能性及意义第19-20页
    1.7 PI3K/AKT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及其与多药耐药第20-21页
    1.8 自噬及其与多药耐药第21-22页
    1.9 细胞转移及其与多药耐药第22-23页
    1.10 实验课题的内容与意义第23-24页
2 GSK-LSD12HCl与PTX联合作用于人胃癌耐药细胞MGC803/PTX的浓度筛选第24-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1.1 细胞株及药品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1.3 主要试剂第25页
        2.1.4 主要溶液配制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2.1 细胞培养第26-27页
        2.2.2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第27-29页
    2.3 实验结果第29-32页
        2.3.1 人胃癌耐药细胞株MGC803/PTX的耐药指数第29-30页
        2.3.2 GSK-LSD1对MGC803/PTX的抑制作用第30页
        2.3.3 联合用药浓度的初筛选第30-31页
        2.3.4 联合用药浓度的最终确定第31-32页
    2.4 讨论与总结第32-33页
3 GSK-LSD12HCl与PTX联合作用于人胃癌耐药细胞MGC803/PTX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第33-63页
    3.1 实验材料第33-37页
        3.1.1 细胞株及药品第33页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3-34页
        3.1.3 主要试剂第34-35页
        3.1.4 主要溶液配制第35-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5页
        3.2.1 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学观察第37页
        3.2.2 平板克隆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第37-38页
        3.2.3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第38页
        3.2.4 细胞划痕检测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第38页
        3.2.5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第38-39页
        3.2.6 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检测第39页
        3.2.7 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自噬体第39-40页
        3.2.8 透射电镜检测观察细胞自噬体的产生第40页
        3.2.9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第40-45页
    3.3 实验结果第45-57页
        3.3.1 GSK-LSD1与PTX联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第45-49页
            3.3.1.1 细胞及细胞核形态学观察第45-46页
            3.3.1.2 平板克隆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第46-47页
            3.3.1.3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第47-48页
            3.3.1.4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量第48-49页
        3.3.2 GSK-LSD1与PTX联用可以抑制细胞转移第49-52页
            3.3.2.1 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第49-50页
            3.3.2.2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第50-51页
            3.3.2.3 Western Blot转移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量第51-52页
        3.3.3 GSK-LSD1与PTX联用可以促进细胞自噬第52-57页
            3.3.3.1 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检测第52-54页
            3.3.3.2 免疫荧光法检测胞内自噬体第54页
            3.3.3.3 透射电镜检测观察细胞自噬体的产生第54-55页
            3.3.3.4 Western Blot检测LC-3、P62的蛋白表达量第55-56页
            3.3.3.5 Western blot检测加入自噬抑制剂 3-MA后LC3B、P62蛋白表达量变化。第56-57页
    3.4 讨论第57-62页
    3.5 结论第62-63页
4 总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荣誉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uNPs@PAMAM的合成、稳定性研究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型萘酰亚胺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对生物含硫小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