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案件基本情况 | 第11-14页 |
(一)案由 | 第11页 |
(二)案件情况 | 第11-12页 |
(三)分歧意见 | 第12-13页 |
(四)争论焦点 | 第13-14页 |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 第14-30页 |
(一)交通肇事罪因果关系的判断 | 第14-18页 |
(二)交通肇事“逃逸”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界限分析 | 第18-22页 |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与转化故意杀人的区别分析 | 第22-25页 |
(四)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分析 | 第25-30页 |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30-36页 |
(一)廖某第一次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具有“逃逸”情节 | 第30-32页 |
(二)廖某第一次肇事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 第32-33页 |
(三)廖某第一次肇事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 第33页 |
(四)廖某的“二次肇事”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33-35页 |
(五)廖某犯数罪应并罚 | 第35-36页 |
四、本案研究的启示 | 第36-40页 |
(一)“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二)交通事故多因一果情形下刑事责任的认定 | 第38页 |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对罪名判定的影响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