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知情交易与知情交易概率 | 第11-12页 |
1.2.2 知情交易概率的测度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PIN和VPIN的模型介绍 | 第16-22页 |
2.1 PIN模型 | 第16-19页 |
2.1.1 基本假设 | 第16页 |
2.1.2 交易过程 | 第16-19页 |
2.2 PIN模型的改进——VPIN模型 | 第19-21页 |
2.2.1 刻度处理 | 第19页 |
2.2.2 交易量分类 | 第19-20页 |
2.2.3 VPIN的计算 | 第20页 |
2.2.4 VPIN模型的优势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VPIN模型构建及波动性分析 | 第22-36页 |
3.1 VPIN模型的构建 | 第22-26页 |
3.1.1 样本选择及工具说明 | 第22页 |
3.1.2 成交量篮子大小VBS与交易篮子量N | 第22-24页 |
3.1.3 不平衡订单量OI | 第24-25页 |
3.1.4 VPIN的计算 | 第25-26页 |
3.2 VPIN的统计属性及分析 | 第26-29页 |
3.3 VPIN对市场风险的预测效果 | 第29-32页 |
3.4 VPIN的已实现波动性(RV)分析 | 第32-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VPIN的高频交易策略设计 | 第36-49页 |
4.1 逻辑基础 | 第36页 |
4.2 动量均线择时策略设计 | 第36-42页 |
4.2.1 动量均线择时策略 | 第37页 |
4.2.2 基于VPIN的动量均线择时策略 | 第37页 |
4.2.3 策略假设与对比结果 | 第37-38页 |
4.2.4 优势普遍性及稳定性对比 | 第38-42页 |
4.3 反转均线择时策略设计 | 第42-47页 |
4.3.1 反转均线择时策略 | 第42页 |
4.3.2 基于VPIN的反转均线择时策略 | 第42-43页 |
4.3.3 策略假设与对比结果 | 第43页 |
4.3.4 优势普遍性及稳定性分析 | 第43-47页 |
4.4 基于VPIN的动量反转共振均线择时策略的设计 | 第47-49页 |
4.4.1 基于VPIN的动量反转共振择时策略 | 第47页 |
4.4.2 策略对比结果 | 第47-4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5.1 结论与贡献 | 第49页 |
5.2 局限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