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1-16页 |
| 一、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三、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一、帝尧身世研究 | 第16-34页 |
| (一) 帝尧的姓氏名号 | 第16-21页 |
| 1. 伊祁考 | 第16-17页 |
| 2. 放勋考 | 第17-18页 |
| 3. 陶唐考 | 第18-21页 |
| (二) 帝尧谱系 | 第21-27页 |
| 1. 帝王谱系 | 第21-24页 |
| 2. 帝尧后裔 | 第24-27页 |
| (三) 帝尧的活动地域 | 第27-34页 |
| 1. 帝尧氏族的起源与迁徙 | 第27-29页 |
| 2. 帝尧建都地 | 第29-31页 |
| 3. 帝尧葬地 | 第31-34页 |
| 二、帝尧功绩研究 | 第34-55页 |
| (一) 帝尧之政治 | 第35-43页 |
| 1. 平定天下 | 第35-37页 |
| 2. 完善政治 | 第37-41页 |
| 3. 协和万邦 | 第41-43页 |
| (二) 帝尧之经济 | 第43-50页 |
| 1. 平治水土 | 第43-45页 |
| 2. 发展生产 | 第45-47页 |
| 3. 制定历法 | 第47-50页 |
| (三) 帝尧之文化 | 第50-55页 |
| 1. 祭祀 | 第50-52页 |
| 2. 礼乐 | 第52-53页 |
| 3. 发明 | 第53-55页 |
| 三、尧舜禅让研究 | 第55-67页 |
| (一) 尧舜禅让的争鸣 | 第55-59页 |
| (二) 尧舜禅让的真实性 | 第59-65页 |
| 1. 尧舜禅让的基础 | 第59-63页 |
| (1) 物质基础——文明社会的起源阶段 | 第60-61页 |
| (2) 社会基础——部落联盟的形成 | 第61-63页 |
| 2. 尧舜禅让的实质 | 第63-65页 |
| (三) 尧舜禅让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结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