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IFN-γ的概况 | 第13-15页 |
1.1 IFN-γ的产生及分子结构 | 第13-14页 |
1.2 IFN-γ的受体及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2 IFN-γ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2.1 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 | 第15-16页 |
2.2 抗细菌感染作用 | 第16页 |
2.3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6-17页 |
2.4 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3 IFN-γ干扰素应用前景 | 第17-21页 |
3.1 IFN-γ干扰素在人医临床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3.2 IFN-γ干扰素在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3.3 IFN-γ干扰素应用前景及展望 | 第20-21页 |
4 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恒河猴IFN-γ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研究 | 第23-47页 |
1 材料 | 第23-26页 |
1.1 载体和菌种 | 第23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1.5 常用溶液配方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36页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页 |
2.2 恒河猴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26-27页 |
2.3 总RNA的提取 | 第27页 |
2.4 RT-PCR的扩增及产物的检测 | 第27页 |
2.5 PCR扩增产物的胶回收 | 第27-28页 |
2.6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28页 |
2.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2.8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9页 |
2.9 菌液PCR的鉴定以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29-31页 |
2.10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2.11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第32页 |
2.12 重组菌SDS-PAGE分析 | 第32-33页 |
2.13 包涵体的洗涤、变性、纯化和复性 | 第33-36页 |
3 结果 | 第36-44页 |
3.1 恒河猴外周血总RNA提取 | 第36-37页 |
3.2 RT-PCR扩增结果 | 第37页 |
3.3 重组克隆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7-38页 |
3.4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 | 第38-39页 |
3.5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测序结果 | 第39页 |
3.6 序列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3.7 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检测 | 第43页 |
3.8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3-44页 |
3.9 表达的产物Westem-blot分析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恒河猴重组IFN-γ免疫学活性及体外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 第47-59页 |
1 材料 | 第47-4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47-48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2页 |
2.1 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48-49页 |
2.3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第49页 |
2.4 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 | 第49页 |
2.5 IFN-γ的间接ELISA测定 | 第49-50页 |
2.6 CDV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0页 |
2.7 CDV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50页 |
2.8 重组IFN-γ体外抗犬瘟热病毒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2.9 CDV的Q-PCR的检测 | 第51-52页 |
3 结果 | 第52-57页 |
3.1 重组IFN-γ对恒河猴PBMC的影响 | 第52-54页 |
3.2 重组IFN-γ对恒河猴PBMC分泌IFN-γ的影响 | 第54页 |
3.3 CDV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4-55页 |
3.4 CDV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3.5 IFN-γ抗CDV活性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8页 |
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全文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