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作用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泥石流灾害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泥石流冲击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泥石流冲击作用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泥石流冲击作用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泥石流对桥梁的危害方式 | 第17-18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泥石流运动的重要参数 | 第20-31页 |
2.1 泥石流概述 | 第20-21页 |
2.2 泥石流容重 | 第21页 |
2.3 泥石流流速 | 第21-24页 |
2.3.1 稀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公式 | 第22-23页 |
2.3.2 粘性泥石流流速的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2.3.3 大石块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 | 第24页 |
2.4 泥石流流变特性 | 第24-26页 |
2.5 泥石流冲击作用 | 第26-29页 |
2.5.1 泥石流的冲击频谱 | 第26-27页 |
2.5.2 泥石流的冲击力 | 第27-29页 |
2.5.3 泥石流冲击高度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泥石流的模型研究 | 第31-43页 |
3.1 泥石流运动的物理模型 | 第31-33页 |
3.2 泥石流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33-38页 |
3.2.1 泥石流的一维流动模型 | 第33-35页 |
3.2.2 泥石流的二维流动模型 | 第35-37页 |
3.2.3 泥石流的三维流动模型 | 第37-38页 |
3.3 流体三维湍流模型 | 第38-39页 |
3.4 流固耦合理论 | 第39-42页 |
3.4.1 流固耦合基本原理 | 第39页 |
3.4.2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泥石流对桥墩冲击的仿真模拟 | 第43-53页 |
4.1 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43-44页 |
4.2 模型的加载 | 第44-45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4.3.1 墩顶处的位移分析 | 第45-47页 |
4.3.2 最大位移及作用点位移分析 | 第47-50页 |
4.3.3 桥墩的应力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泥石流与桥墩的耦合模拟 | 第53-66页 |
5.1 流固耦合软件简介 | 第53-54页 |
5.2 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参数的设置 | 第54-56页 |
5.2.1 数值模拟的模型 | 第54页 |
5.2.2 数值模拟的前处理 | 第54-56页 |
5.2.3 数值模拟的求解 | 第56页 |
5.3 泥石流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6-59页 |
5.3.1 体积分布图 | 第57页 |
5.3.2 压力分布图 | 第57-58页 |
5.3.3 速度流线图 | 第58-59页 |
5.4 不同类型桥墩的受力分析 | 第59-64页 |
5.4.1 冲击力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5.4.2 应力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5.4.3 位移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5.4.4 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建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