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改革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3-14页
第1章 理论综述第14-17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1.1 监管第14页
        1.1.2 保险监管第14页
        1.1.3 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第14-15页
    1.2 保险监管理论第15-17页
        1.2.1 公共利益理论第15页
        1.2.2 市场失灵理论第15-16页
        1.2.3 经济管制论第16-17页
第2章 中国保险监管改革历程和现状第17-25页
    2.1 监管历史沿革第17-19页
        2.1.1 行政管理期(建国后-1979 年)第17页
        2.1.2 监管雏形期(1979-1998 年)第17-18页
        2.1.3 监管发展期(1998 年至今)第18-19页
    2.2 监管体系改革历程第19-20页
        2.2.1 机构改革第19页
        2.2.2 内容改革第19-20页
        2.2.3 制度改革第20页
    2.3 监管效力机制现状第20-25页
        2.3.1 监管目标第20-22页
        2.3.2 监管原则第22页
        2.3.3 监管框架第22-23页
        2.3.4 监管手段第23-25页
第3章 发达国家改进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5-32页
    3.1 美国改进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5-27页
        3.1.1 美国保险监管发展历程第25页
        3.1.2 美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第25-26页
        3.1.3 美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借鉴第26-27页
    3.2 英国改进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7-28页
        3.2.1 英国保险监管发展历程第27页
        3.2.2 英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第27-28页
        3.2.3 英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借鉴第28页
    3.3 日本改进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8-30页
        3.3.1 日本保险监管发展历程第28-29页
        3.3.2 日本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第29页
        3.3.3 日本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借鉴第29-30页
    3.4 国际保险监管效力评价依据第30-32页
        3.4.1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FSAP第30-31页
        3.4.2 保险监管核心原则 ICPs第31-32页
第4章 中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实践第32-39页
    4.1 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实践第32-35页
        4.1.1 市场准入与公司治理监管第32-33页
        4.1.2 偿付能力监管第33页
        4.1.3 市场行为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第33-34页
        4.1.4 保险监管新领域第34-35页
    4.2 保险业发展实践[]第35-37页
        4.2.1 财产保险行业第35-36页
        4.2.2 人身保险行业第36-37页
    4.3 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实践第37-39页
        4.3.1 促进经济增长第37页
        4.3.2 服务金融市场第37-38页
        4.3.3 构建和谐社会第38页
        4.3.4 参与社会管理第38-39页
第5章 中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9-43页
    5.1 制度供给不均衡第39-40页
        5.1.1 保险监管立法机制矛盾第39页
        5.1.2 制度供给与发展速度矛盾第39-40页
        5.1.3 制度约束的统一性矛盾第40页
    5.2 结构框架边界不清晰第40-41页
        5.2.1 各监管机构间职责不清晰第40页
        5.2.2 监管定位认识不清晰第40-41页
        5.2.3 监管与市场关系不清晰第41页
    5.3 监管自身建设不牢固第41-43页
        5.3.1 监管基础薄弱第41页
        5.3.2 监管人才队伍薄弱第41-42页
        5.3.3 监管合力薄弱第42页
        5.3.4 监管执行力薄弱第42-43页
第6章 中国保险监管效力机制的改革创新第43-49页
    6.1 监管制度改革第43-45页
        6.1.1 强化监管制度供给第43页
        6.1.2 强化制度前沿安排第43-44页
        6.1.3 强化监管理论研究第44-45页
    6.2 监管机制改革第45-47页
        6.2.1 处理好监管与市场的关系第45-46页
        6.2.2 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第46页
        6.2.3 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第46-47页
    6.3 监管方式改革第47-49页
        6.3.1 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第47页
        6.3.2 提高监管效率水平第47-48页
        6.3.3 提高监管权威水平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研究--来自我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
下一篇:银联商务吉林分公司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