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及内吞机制研究

提要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写表第14-16页
引言第16-1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7-32页
    1.1 纳米粒子的分类及应用概况第17-19页
        1.1.1 纳米粒子的分类第17-18页
        1.1.2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第18-19页
    1.2 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中的诊治一体化第19-20页
    1.3 纳米粒子细胞内吞影响因素与机制第20-32页
        1.3.1 纳米粒子与细胞作用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1.3.1.1 纳米尺度(大小)第20-21页
            1.3.1.2 形状第21页
            1.3.1.3 电荷第21-22页
            1.3.1.4 表面修饰第22页
        1.3.2 纳米粒子进入细胞的主要内吞途径第22-27页
            1.3.2.1 细胞内吞途径分类第22-24页
            1.3.2.2 细胞的各种内吞途径第24-27页
        1.3.3 检测纳米粒子细胞内吞途径的方法:第27-32页
            1.3.3.1 应用内吞抑制剂第28-29页
            1.3.3.2 细胞蛋白表达突变和使用 siRNA第29-30页
            1.3.3.3 定位细胞内的纳米粒子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2-59页
    2.1 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第32-43页
        2.1.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2.1.1.1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32页
            2.1.1.2 仪器第32-33页
        2.1.2 实验方法第33-38页
            2.1.2.1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第33-35页
            2.1.2.2 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合成第35-37页
            2.1.2.3 在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上修饰 FITC第37页
            2.1.2.4 在修饰 FITC 的 M-MSN 上修饰羧基第37-38页
            2.1.2.5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表征第38页
        2.1.3 实验结果第38-43页
            2.1.3.1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合成第38页
            2.1.3.2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形貌第38-39页
            2.1.3.3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磁性能第39-40页
            2.1.3.4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介孔性质第40-41页
            2.1.3.5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表面电荷性质第41页
            2.1.3.6 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荧光性质第41-43页
    2.2 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内吞及内吞机制研究第43-59页
        2.2.1 实验材料第43-45页
            2.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43-44页
            2.2.1.2 仪器第44页
            2.2.1.3 主要溶液配制第44-45页
        2.2.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2.2.2.1 细胞培养第45页
            2.2.2.2 SRB 法检测细胞活第45-46页
            2.2.2.3 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细胞内吞检测第46-47页
            2.2.2.4 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内吞机制检测第47页
        2.2.3 实验结果第47-59页
            2.2.3.1 三种不同形貌的 M-MSN 的细胞活性第47-50页
            2.2.3.2 荧光共定位法检测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细胞内吞情况第50-52页
            2.2.3.3 流式细胞仪法定量检测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细胞内吞情况第52-53页
            2.2.3.4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内吞第53-55页
            2.2.3.5 探讨三种不同形貌的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的细胞内吞机制第55-59页
第3章 讨论第59-62页
第4章 结论第62页
创新点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骨β-TCP生物陶瓷制备与研究
下一篇:纯钛表面锌离子注入改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