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义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后合同义务产生的基础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后合同义务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从根本上保障了后合同义务的产生 | 第13-14页 |
二、判例和学说是后合同义务产生的助推器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后合同义务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16-18页 |
一、经济的变革是后合同义务产生的土壤 | 第16-17页 |
二、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后合同义务的制度阐释 | 第19-37页 |
第一节 后合同义务的概念厘定 | 第19-25页 |
一、关于后合同义务的定义 | 第19-21页 |
二、对于合同关系终止的理解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后合同义务与其他义务形态的比较 | 第25-32页 |
一、与狭义的附随义务的比较 | 第25-26页 |
二、与合同给付义务的比较 | 第26-29页 |
三、与先合同义务的比较 | 第29-30页 |
四、与不真正义务的比较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后合同义务的形态 | 第32-36页 |
一、通知义务 | 第32-33页 |
二、协助义务 | 第33-34页 |
三、不作为的义务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违反后合同义务的民事责任 | 第37-55页 |
第一节 后合同责任的定性和构成 | 第37-47页 |
一、对违反后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的定性 | 第37-44页 |
二、后合同责任的构成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后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47-50页 |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后合同责任无法承受之重 | 第48-49页 |
二、合理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后合同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50-54页 |
一、损害赔偿 | 第50-52页 |
二、继续履行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后合同义务责任制度之立法建议 | 第55-59页 |
第一节 我国后合同义务及责任的立法现状评析 | 第55-56页 |
一、我国后合同义务及责任的立法考察 | 第55页 |
二、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缺陷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完善后合同义务责任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56-58页 |
一、加强后合同义务的可操作性 | 第57-58页 |
二、对后合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