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立题意义及背景 | 第9页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9-11页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 第9-10页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0页 |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点 | 第10-11页 |
1.3 氧还原反应 | 第11-12页 |
1.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framework,MOF) | 第12-16页 |
1.4.1 MOF概述 | 第12-13页 |
1.4.2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分类 | 第13-14页 |
1.4.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5 ZIFS系列概况 | 第16-17页 |
1.5.1 ZIFS系列 | 第16-17页 |
1.5.2 ZIFS系列合成的方法 | 第17页 |
1.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材料 | 第17-23页 |
1.6.1 铂基阴极电催化剂 | 第18页 |
1.6.2 Pt合金阴极电催化剂 | 第18-19页 |
1.6.3 不掺杂金属的碳基阴极电催化剂 | 第19-20页 |
1.6.4 掺杂有非贵金属的碳基阴极电催化剂 | 第20-21页 |
1.6.5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阴极电催化材料 | 第21-22页 |
1.6.6 氮修饰的碳基阴极电催化剂 | 第22-23页 |
1.7 氮化碳化合物 | 第23-29页 |
1.7.1 剥离氮化碳化合物的方法 | 第24-25页 |
1.7.2 氮化碳材料的用途 | 第25-29页 |
第二章 MOF衍生的钴/氮自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高效的氧还原电催化剂 | 第29-45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1页 |
2.2.4 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评价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2.3.1 催化剂的结构及其表征 | 第32-36页 |
2.3.2 催化剂ORR的活性分析及其稳定性的表征 | 第36-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基于MOF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氧还原电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页 |
3.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4 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评价 | 第47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47-56页 |
3.3.1 催化剂的结构及其表征 | 第47-49页 |
3.3.2 催化剂ORR的活性分析及其稳定性的表征 | 第49-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ZIF结构的氮、磷双掺杂碳材料氧还原电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 第57-69页 |
4.1 前言 | 第57-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8页 |
4.2.3 电极的制备 | 第58页 |
4.2.4 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评价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4.3.1 催化剂的结构及其表征 | 第59-60页 |
4.3.2 催化剂ORR的活性分析及其稳定性的表征 | 第60-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