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滇池南缘地区的乡村聚落与人地关系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7-16页 |
一、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7-12页 |
1、学术史回顾 | 第7-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内容与范围 | 第12页 |
三、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研究资料 | 第12-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滇池南缘的自然环境与地区开发 | 第16-30页 |
一、地理环境 | 第17-22页 |
1、地貌与水环境 | 第17-20页 |
2、土壤与土地利用 | 第20-22页 |
二、社会与经济 | 第22-30页 |
1、政区设置 | 第22-23页 |
2、移民与水利开发 | 第23-30页 |
第二章 元明时期滇池南缘地区的聚落分布 | 第30-40页 |
一、14世纪以前的聚落分布 | 第30-32页 |
二、明代聚落发展与分布 | 第32-40页 |
第三章 清代以降湖滨三角洲的聚落与人地关系 | 第40-55页 |
一、水利开发与柴河三角洲的成长 | 第40-44页 |
二、柴河三角洲聚落的发展与分布 | 第44-50页 |
三、聚落形态 | 第50-54页 |
1、三角洲聚落形态概观 | 第50-52页 |
2、三角洲聚落的内部形态——以河泊所村为例 | 第52-54页 |
四、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清代以降河谷地带的聚落与人地关系 | 第55-70页 |
一、河谷地带聚落的拓展及其分布态势 | 第55-63页 |
二、聚落形态 | 第63-69页 |
1、河谷地带聚落形态 | 第63-64页 |
2、河谷聚落的内部形态——以中滩村为例 | 第64-69页 |
三、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清代以降滇池南缘山地的聚落与人地关系 | 第70-79页 |
一、清代以降山地的聚落拓展与分布 | 第70-74页 |
二、聚落形态 | 第74-77页 |
1、边缘山地聚落形态概观 | 第74页 |
2、山地聚落的内部形态——以杨柳河村为例 | 第74-77页 |
三、小结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后记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