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沙门1-石桥1井区地震解释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0页 |
1.1 区域地理位置与构造特征 | 第15-17页 |
1.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1.1.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7-20页 |
1.2.1 侏罗系地层 | 第17-19页 |
1.2.2 白垩系地层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层界面识别 | 第20-32页 |
2.1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0-26页 |
2.1.1 研究区单井地层划分 | 第20-24页 |
2.1.2 研究区连井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4-26页 |
2.2 研究区目的层位界面识别 | 第26-32页 |
2.2.1 地震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26-28页 |
2.2.2 单井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28-32页 |
第三章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 第32-45页 |
3.1 地震资料解释流程 | 第32-33页 |
3.2 地震资料解释内容 | 第33-45页 |
3.2.1 层位标定 | 第33-35页 |
3.2.2 层位对比追踪 | 第35-37页 |
3.2.3 断层解释技术 | 第37-40页 |
3.2.4 构造成图 | 第40-45页 |
第四章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 第45-49页 |
4.1 研究区目的层位构造特征 | 第45-46页 |
4.2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研究区油气分布特征 | 第49-53页 |
5.1 八道湾组油气分布特征及潜力分析 | 第49-50页 |
5.2 三工河组油气分布特征及潜力分析 | 第50页 |
5.3 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底砾岩油气成藏潜力分析 | 第50-51页 |
5.4 白垩系清水河组油气分布特征及潜力分析 | 第51-52页 |
5.5 白垩系东沟组油气分布规律及潜力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有利圈闭评价 | 第53-63页 |
6.1 研究区圈闭发育模式 | 第53-55页 |
6.2 研究区圈闭各论 | 第55-63页 |
6.2.1 车 80 井南圈闭 | 第55-57页 |
6.2.2 沙门 4 井北圈闭 | 第57-59页 |
6.2.3 沙门 3 井北圈闭 | 第59-61页 |
6.2.4 石桥 1 井西圈闭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