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分类与动因 | 第13-14页 |
1.2.2 多元化战略对企业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财务风险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多元化战略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1.4.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2页 |
1.4.3 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1 多元化战略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1.1 多元化战略的内涵 | 第23页 |
2.1.2 多元化战略的种类 | 第23页 |
2.1.3 多元化战略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2 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2.1 财务风险的种类 | 第24-25页 |
2.2.2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和程序 | 第25页 |
2.3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3.2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6页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27页 |
2.3.4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恒大集团多元化经营案例介绍 | 第28-41页 |
3.1 恒大集团公司简介 | 第28-31页 |
3.1.1 恒大集团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3.1.2 恒大集团多元化经营产业 | 第29-31页 |
3.2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动因分析 | 第31-32页 |
3.2.1 分散经营风险 | 第31页 |
3.2.2 利用剩余资源 | 第31页 |
3.2.3 规避政策调控 | 第31页 |
3.2.4 获取市场优势 | 第31-32页 |
3.3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过程分析 | 第32-34页 |
3.4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实施的财务效果分析 | 第34-41页 |
3.4.1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 第34-35页 |
3.4.2 恒大多元化经营的财务绩效分析 | 第35-41页 |
第4章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下财务风险的识别 | 第41-48页 |
4.1 恒大集团财务风险体系的构成 | 第41-42页 |
4.2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1 多元化战略对筹资风险的影响 | 第42页 |
4.2.2 多元化战略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3 多元化战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 第43页 |
4.3 多元化战略下恒大集团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 第43-48页 |
4.3.1 多元化战略导致偿债压力骤增,筹资风险加剧 | 第43-45页 |
4.3.2 多元化战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投资风险增加 | 第45-46页 |
4.3.3 多元化战略导致现金流危机,流动性风险增大 | 第46-48页 |
第5章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下财务风险的评价 | 第48-70页 |
5.1 恒大集团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48-49页 |
5.2 指标层次及内容的构建 | 第49-52页 |
5.2.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49页 |
5.2.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9-52页 |
5.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2-57页 |
5.4 财务风险评估标准值的确定 | 第57-61页 |
5.5 财务风险评估结果及分析 | 第61-70页 |
第6章 恒大集团多元化战略下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70-76页 |
6.1 多角度提高企业筹资能力 | 第70-71页 |
6.1.1 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筹资格局 | 第70页 |
6.1.2 充分发挥子业务集团筹资能力 | 第70-71页 |
6.1.3 引入战略投资者减轻企业筹资压力 | 第71页 |
6.2 制定企业多元化投资长期战略计划 | 第71-74页 |
6.2.1 分离成熟业务隔离风险 | 第71-72页 |
6.2.2 着重投入前景广阔产业 | 第72-73页 |
6.2.3 加强专业人才储备力度 | 第73-74页 |
6.3 构建多元化发展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 | 第74-76页 |
6.3.1 主动改善企业流动性指标 | 第74页 |
6.3.2 构建全方位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第74-75页 |
6.3.3 制定多层次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1 专家征询表 | 第79-82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