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臭氧在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综述第10-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第11-19页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腐蚀及其控制方法第12-15页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及其控制方法第15-18页
        1.2.3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腐蚀及其控制方法第18-19页
        1.2.4 化学药剂处理缺点第19页
    1.3 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概述第19-21页
        1.3.1 国内外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发展概述第19-20页
        1.3.2 臭氧处理优缺点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1 研究方案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仪器第23页
    2.2 实验试剂第23-25页
        2.2.1 实验中用到的化学试剂第23-24页
        2.2.2 主要试剂的配置与保存第24-25页
    2.3 主要检测方法第25-29页
        2.3.1 腐蚀性能检测方法第25-26页
        2.3.2 阻垢性能测定方法第26-27页
        2.3.3 其他项目测定方法第27页
        2.3.4 臭氧的制备方法第27-29页
第3章 臭氧浓度的检测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第30-33页
        3.2.1 化学显色法第30-32页
        3.2.2 物理化学法第32-33页
    3.3 靛蓝二磺酸钠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臭氧浓度第33-36页
        3.3.1 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率第34-35页
        3.3.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36页
    3.4 靛蓝法与ORP法线性关系第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实验室模拟条件下臭氧处理效果研究第38-57页
    4.1 臭氧的缓蚀效果研究第38-48页
        4.1.1 实验方法第38-39页
        4.1.2 不同臭氧投加浓度对碳钢挂片的缓蚀效果第39-41页
        4.1.3 不同温度下臭氧缓蚀效果第41-42页
        4.1.4 臭氧与不同药剂共同作用下缓蚀情况研究第42-44页
        4.1.5 臭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第44-45页
        4.1.6 臭氧对COD_(cr)的去除效果第45-47页
        4.1.7 小结第47-48页
    4.2 臭氧的阻垢效果研究第48-50页
        4.2.1 实验方法第48页
        4.2.2 不同臭氧投加浓度对阻垢性能影响第48-49页
        4.2.3 不同温度对臭氧阻垢性能影响第49-50页
        4.2.4 小结第50页
    4.3 臭氧的杀菌效果研究第50-56页
        4.3.1 实验方法第51页
        4.3.2 臭氧浓度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4.3.3 接触时间对杀菌效果影响第52-53页
        4.3.4 温度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4.3.5 pH对杀菌效果影响第54-55页
        4.3.6 有机物对臭氧杀菌效果影响第55页
        4.3.7 小结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臭氧在循环冷却水放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第57-65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实验方法第57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5.3.1 臭氧对总硬度的影响第57-58页
        5.3.2 臭氧对电导率影响第58-59页
        5.3.3 臭氧对碱度的影响第59-60页
        5.3.4 臭氧对pH的影响第60-61页
        5.3.5 臭氧在放大系统中性能评定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隐私保护
下一篇:NiSnO3/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