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国际关系论文--国际问题论文--禁止和销毁核武器问题论文

印度核战略及其应对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7-9页
    (二) 文献回顾第9-13页
        1.国外研究动态第9-11页
        2.国内研究动态第11-13页
一、印度核战略的演变历程第13-25页
    (一) 1944-1959:印度核技术发展的开端第13-14页
    (二) 1959-1967:和平利用核技术向发展核武器的转变第14-16页
    (三) 1967-1974:印度第一次核试验第16-17页
    (四) 1974-1989;长期停滞第17-18页
    (五) 1989-1998:印度第二次核试验第18-20页
    (六) 1998-2018:核武化深入发展,建设核大国第20-25页
        1.公开核威慑战略第20-21页
        2.组建印度核指挥控制体系、构筑“三位一体”核力量第21-23页
        3.广泛发展核合作关系第23-25页
二、印度核战略的设计思路第25-43页
    (一) 1999年《核原则草案》奠定印度核战略的理论框架第25-28页
        1.印度走上核武器化道路的原因第26页
        2.印度发展核武器的目标第26-27页
        3.核武器的管理事项第27-28页
        4.《核原则草案》的意义第28页
    (二) 2003年官方核理论文件第28-29页
    (三) 2013年希亚姆·萨仁山的公开演讲第29-31页
    (四) 解读印度核战略的两大核心原则第31-34页
        1.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第32-33页
        2.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第33-34页
    (五) 印度为何发展核武器第34-43页
        1.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地位第34-36页
        2.地缘政治:针对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核威胁第36-40页
        3.国际体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歧视性”第40-43页
三、印度核战略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国的应对分析第43-53页
    (一) 印度必然发展更加有力的核武器第43-45页
    (二) 印度将可能挣脱现有核理论框架第45-48页
    (三) 中国的应对分析第48-53页
四、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卢旺达看西方模式在非困境
下一篇:中国海外公民利益保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