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力系统中的克尔非线性效应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微腔光力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实验中各种腔光机械系统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工具 | 第14-25页 |
2.1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 | 第14-16页 |
2.1.1 经典理论 | 第14-15页 |
2.1.2 半经典理论 | 第15页 |
2.1.3 全量子理论 | 第15-16页 |
2.1.4 速率方程理论 | 第16页 |
2.2 Jaynes-Cummings模型 | 第16-18页 |
2.3 腔QED系统的主要参数与工作区域 | 第18-20页 |
2.3.1 弱耦合区 | 第19-20页 |
2.3.2 强耦合区 | 第20页 |
2.4 单边腔的输入输出关系 | 第20-21页 |
2.5 双边腔的输入输出关系 | 第21-22页 |
2.6 腔QED系统的实验实现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腔光机系统中的非线性应用 | 第25-29页 |
3.1 线性光机械 | 第25-26页 |
3.2 光力诱导透明 | 第26页 |
3.3 非线性光机械 | 第26页 |
3.4 高阶非线性哈密顿量的构造 | 第26-27页 |
3.5 Kerr介质填充的腔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传统光学微腔中的非线性效应 | 第29-34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29页 |
4.2 克尔介质与克尔效应 | 第29-30页 |
4.3 光学双稳态 | 第30-31页 |
4.4 理论模型 | 第31-34页 |
第五章 腔光力系统的非线性效应 | 第34-39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34页 |
5.2 非线性条件下光力系统中的光学和力学模式 | 第34-38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列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