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 1.1 试剂和材料 | 第15页 |
| 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 第15-16页 |
| 1.3 细胞株 | 第16页 |
| 1.4 动物 | 第16页 |
| 2.方法 | 第16-21页 |
| 2.1 划痕实验 | 第16页 |
| 2.2 蛋白质印迹法 | 第16-17页 |
| 2.3 克隆形成实验 | 第17-18页 |
| 2.4 细胞活性实验 | 第18-19页 |
| 2.5 细胞侵袭实验 | 第19-20页 |
| 2.6 细胞周期检测 | 第20页 |
| 2.7 动物处理及分组 | 第20-21页 |
| 2.8 标本处理方法 | 第21页 |
| 3. 统计学分析 | 第21-22页 |
| 结果 | 第22-29页 |
| 第一部分 GDC-0941联合G31P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22-24页 |
| 1. 小鼠乳腺癌实体瘤体积的比较 | 第22页 |
| 2. 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情况比较 | 第22-23页 |
| 3 药物生物学毒性比较 | 第23-24页 |
| 第二部分 GDC-0941联合G31P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24-29页 |
| 1.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的改变 | 第24页 |
| 2. 肿瘤细胞存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存活能力 | 第24-25页 |
| 3.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25-26页 |
| 4. 侵袭小室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 | 第26-27页 |
| 5. 细胞周期检测联合用药后肿瘤细胞周期分布 | 第27页 |
| 6. 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细胞Bcl-2、cl-Parp和pS6的表达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综述 | 第3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