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0.1 前言 | 第11页 |
0.2 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利乐包)概述 | 第11-14页 |
0.2.1 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成分及结构分析 | 第11-12页 |
0.2.2 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0.2.3 国内外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0.3 基于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的再生PE改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0.3.1 填充改性 | 第14-15页 |
0.3.2 共混改性 | 第15页 |
0.3.3 接枝改性 | 第15-16页 |
0.3.4 交联改性 | 第16页 |
0.4 再生PE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0.4.1 废旧聚乙烯改性沥青 | 第16-17页 |
0.4.2 废旧聚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 | 第17页 |
0.4.3 基于再生塑料的3D打印耗材研究技术 | 第17-18页 |
0.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0.5.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0.5.2 研究内容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分离工艺及系统优化 | 第19-35页 |
1.1 前言 | 第19页 |
1.2 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分离工艺 | 第19-28页 |
1.2.1 纸塑分离技术 | 第20-22页 |
1.2.2 铝塑分离技术——“软化剂法” | 第22-24页 |
1.2.3 铝塑分离技术——“碱液浸泡法” | 第24-25页 |
1.2.4 回收PE薄膜直接造粒技术 | 第25-26页 |
1.2.5 废旧纸/铝/塑复合材料分离系统中的污水回用技术 | 第26-28页 |
1.3 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分离设备改进与功能开发 | 第28-33页 |
1.3.1 纸塑分离工艺核心设备 | 第28-31页 |
1.3.2 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铝塑分离设备(软化剂法) | 第31-32页 |
1.3.3 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铝塑分离设备(碱液浸泡法) | 第32页 |
1.3.4 纸/铝/塑复合材料废渣分质增值工艺 | 第32-3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基于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再生PE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5-47页 |
2.1 前言 | 第3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5-36页 |
2.2.3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6-37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3.3.1 密度及熔体流动速率 | 第37-38页 |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FR-IR) | 第38-39页 |
2.3.3 热分析 | 第39-41页 |
2.3.4 X射线衍射(XRD) | 第41-42页 |
2.3.5 流变性能 | 第42-44页 |
2.3.6 力学性能 | 第44-45页 |
2.3.7 扫描电镜(SEM) | 第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基于废旧纸/铝/塑复合包装材料中再生PE的增韧改性研究 | 第47-57页 |
3.1 前言 | 第4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7-48页 |
3.2.3 试样制备 | 第48页 |
3.2.4 性能表征方法 | 第48-49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3.3.1 新型交联剂F对再生PE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2 新型交联剂F对再生PE旋转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3.3.3 新型交联剂F对再生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4 新型交联剂F对再生PE断面结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改性r-PE的3D打印线材制备及性能初探 | 第57-67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1.1 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 | 第57页 |
4.1.2 改性r-PE制备3D打印耗材研究思路 | 第57-58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4.2.1 测试材料 | 第58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8页 |
4.2.3 试样制备 | 第58-59页 |
4.2.4 实验表征方法 | 第59-60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4.3.1 力学性能 | 第60页 |
4.3.2 差示量热扫描(DSC) | 第60-62页 |
4.3.3 动态流变 | 第62-63页 |
4.3.4 扫描电镜(SEM) | 第63-64页 |
4.3.5 3D打印制品外观对比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7页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