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s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立法规范现状及试点实践困 | 第13-21页 |
(一)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立法规范现状 | 第13-17页 |
(二)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试点实践困境 | 第17-21页 |
二、用能权有偿使用的法律适用性分析 | 第21-33页 |
(一)用能权的基本内涵 | 第21-24页 |
(二)用能权有偿使用的基本内涵 | 第24-25页 |
(三)质疑与回应:对若干法律适用性观点之研讨 | 第25-30页 |
(四)剖析与探究:用能权交易法律适用之界限 | 第30-33页 |
三、国际能源有偿机制的比较与启示 | 第33-40页 |
(一) 欧洲可交易白色证书制度 | 第33-36页 |
(二) 美国能效配额和能源认证机制 | 第36-37页 |
(三) 澳大利亚节能证书交易 | 第37-38页 |
(四) 国际经验对我国有能权有偿使用的启示 | 第38-40页 |
四、我国用能权有偿使用的完善方案 | 第40-44页 |
(一) 完善各类有偿交易机制的衔接与冲突 | 第40页 |
(二) 科学合理设计用能权有偿使用交易机制 | 第40-42页 |
(三) 组建权威的审核、认证机构和交易撮合中介服务机构 | 第42-43页 |
(四)设立并高效运营多方出资的能源产业基金 | 第43-44页 |
五、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