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SiCp/AL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第16-19页 |
1.2.1 国外SiCp/AL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2 国内SiCp/AL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SiCp/AL复合材料切削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刀具选择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2 加工表面质量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超声振动加工 | 第22-28页 |
1.4.1 国内外超声振动加工概况 | 第22-24页 |
1.4.2 超声振动切削的分类 | 第24页 |
1.4.3 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方式的应用 | 第24-27页 |
1.4.4 超声振动铣削PRMMCs材料 | 第27-28页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28-31页 |
1.5.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8-29页 |
1.5.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9-31页 |
第2章 超声铣削运动学分析 | 第31-45页 |
2.1 铣削刀尖运动轨迹 | 第31-33页 |
2.1.1 普通铣削运动轨迹 | 第31-32页 |
2.1.2 超声铣削运动轨迹 | 第32-33页 |
2.2 切向超声振动运动特性分析 | 第33-38页 |
2.2.1 超声铣削分离速度特性 | 第33-37页 |
2.2.2 超声铣削分离进给特性 | 第37页 |
2.2.3 超声铣削冲击特性 | 第37-38页 |
2.3 超声铣削运动仿真分析 | 第38-43页 |
2.3.1 运动轨迹仿真参数设置 | 第38-39页 |
2.3.2 运动轨迹仿真分析 | 第39-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工件超声铣削实验系统的建立 | 第45-65页 |
3.1 超声波声学系统 | 第45-57页 |
3.1.1 超声波发生器 | 第46-47页 |
3.1.2 超声换能器 | 第47-51页 |
3.1.3 变幅杆设计 | 第51-55页 |
3.1.4 超声振动系统ANSYS分析 | 第55-57页 |
3.2 振动工作平台的建立 | 第57-60页 |
3.2.1 工件振动托台 | 第58-59页 |
3.2.2 振动测力平台 | 第59-60页 |
3.3 刀具的选择 | 第60-63页 |
3.3.1 刀具材料选择 | 第60-61页 |
3.3.2 刀具磨损分析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超声铣削SiCp/AL铣削力建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89页 |
4.1 超声铣削SiCp/AL铣削力的组成及坐标选择 | 第65-68页 |
4.1.1 超声铣削SiCp/AL铣削力的来源 | 第65-67页 |
4.1.2 超声铣削SiCp/AL坐标系的选择 | 第67-68页 |
4.2 超声铣削SiCp/AL铣削过程铣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8-76页 |
4.2.1 切屑形成力建模 | 第69-71页 |
4.2.2 SiC断裂破碎力建模 | 第71-74页 |
4.2.3 超声冲击力建模 | 第74-75页 |
4.2.4 摩擦力建模 | 第75-76页 |
4.3 超声铣削SiCp/AL铣削过程铣削力数学模型验证 | 第76-80页 |
4.3.1 超声铣削SiCp/AL数学模型系数确定 | 第76-78页 |
4.3.2 超声铣削SiCp/AL数学模型验证分析 | 第78-80页 |
4.4 影响铣削力因素分析 | 第80-86页 |
4.4.1 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80-82页 |
4.4.2 超声振动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82-8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5章 工件超声振动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89-105页 |
5.1 超声铣削下断裂韧性KIC理论分析 | 第89-92页 |
5.1.1 非局部理论下超声振动应力场建模 | 第89-91页 |
5.1.2 非局部理论超声振动KIC理论计算 | 第91-92页 |
5.2 超声铣削裂纹扩展能量分析 | 第92-97页 |
5.2.1 非局部理论下表面能分析 | 第92-95页 |
5.2.2 非局部理论下的动态裂纹研究 | 第95-97页 |
5.3 超声振动下材料试验研究 | 第97-100页 |
5.3.1 超声振动下材料的显微硬度试验研究 | 第97-99页 |
5.3.2 超声振动下材料断裂韧性试验研究 | 第99-100页 |
5.4 铣削表面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第100-103页 |
5.4.1 试验条件及装置 | 第101页 |
5.4.2 裂纹扩展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1-10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超声铣削SiCp/AL表面质量研究 | 第105-125页 |
6.1 单因素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105-112页 |
6.1.1 单因素槽底表面粗糙度结果分析 | 第106-110页 |
6.1.2 槽底微观表面分析 | 第110-111页 |
6.1.3 单因素槽侧表面粗糙度结果分析 | 第111-112页 |
6.1.4 槽侧微观表面分析 | 第112页 |
6.2 多因素铣削实验及分析 | 第112-120页 |
6.2.1 槽底面粗糙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3-117页 |
6.2.2 槽侧面粗糙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7-120页 |
6.3 粗糙度回归模型检验及验证 | 第120-123页 |
6.3.1 粗糙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121-122页 |
6.3.2 表面粗糙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122-12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7.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25-126页 |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6页 |
7.3 工作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