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定制生产的特点 | 第12-14页 |
1.3 定制生产下工艺可重用的技术需求 | 第14-16页 |
1.4 工艺过程设计中的可重用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24页 |
1.4.1 工艺设计中工艺方案的可重用分析 | 第16-21页 |
1.4.2 工艺设计中系统结构的可重用分析 | 第21-24页 |
1.5 现有工艺方案可重用技术有待完善之处 | 第24-26页 |
1.6 本文的研究路线和特色 | 第26-27页 |
1.6.1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26-27页 |
1.6.2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27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定制生产下工艺可重用应用基础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支持设计重用的结构单元建模 | 第30-39页 |
2.2.1 产品结构重组 | 第31-33页 |
2.2.2 面向制造的结构单元信息建模过程 | 第33-39页 |
2.3 工艺可重用的层次性思想 | 第39-45页 |
2.3.1 相似的基本属性 | 第40-41页 |
2.3.2 成组工艺的应用方式 | 第41-43页 |
2.3.3 工艺可重用的层次性模型 | 第43-45页 |
2.4 适应定制生产的工艺可重用设计系统工作模式 | 第45-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与可重用工艺库创建技术 | 第49-69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分析 | 第49-56页 |
3.2.1 回转体零件工艺分析 | 第49-53页 |
3.2.1.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 第49-52页 |
3.2.1.2 盘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 第52-53页 |
3.2.2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 第53-56页 |
3.3 零件多工艺方案形成分析及描述 | 第56-60页 |
3.3.1 设计领域到工艺领域的多层映射约束 | 第56-57页 |
3.3.2 可选工艺方案形成的原因 | 第57-58页 |
3.3.3 面向对象的可选工艺方案表示方法 | 第58-60页 |
3.4 可重用工艺库结构 | 第60-68页 |
3.4.1 层次型工艺实例索引方式 | 第60-65页 |
3.4.1.1 “类型层+实例层”的工艺实例索引模型 | 第60-62页 |
3.4.1.2 实例的成组分类 | 第62-65页 |
3.4.2 实例数据结构描述 | 第65-68页 |
3.4.2.1 实例数据结构的框架表示 | 第65-67页 |
3.4.2.2 可重用工艺库中的数据表集 | 第67-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回转体零件工艺可重用设计技术 | 第69-87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面向对象的回转体零件信息模型 | 第70-74页 |
4.3 基于加工工艺性的零件柔性编码方法 | 第74-77页 |
4.4 实例相似性检索和匹配算法 | 第77-80页 |
4.4.1 相似度定义 | 第77页 |
4.4.2 三级相似检索策略 | 第77-80页 |
4.5 相似工艺的适应性修改 | 第80-82页 |
4.6 全新结构零件工艺设计 | 第82-85页 |
4.6.1 推理知识库模型 | 第83-84页 |
4.6.2 零件结构退化—匹配及工艺推理生成过程 | 第84-85页 |
4.7 可重用工艺库的维护 | 第85-8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箱体类零件工艺可重用设计技术 | 第87-109页 |
5.1 引言 | 第87-88页 |
5.2 基于结构单元形位描述的箱体零件信息模型 | 第88-95页 |
5.2.1 零件信息的基础结构单元与方位单元树描述方法 | 第88-91页 |
5.2.2 箱体零件信息表达的数据结构 | 第91-93页 |
5.2.3 箱体结构上加工单元的信息编码 | 第93-95页 |
5.3 基于工艺重用的加工单元工艺链设计 | 第95-97页 |
5.4 基于基因遗传/禁忌混合算法的工序聚合 | 第97-108页 |
5.4.1 工序聚合中的约束分析 | 第98-102页 |
5.4.1.1 工序聚合的关联约束 | 第98-99页 |
5.4.1.2 基于刀具接近方向的加工成组 | 第99-102页 |
5.4.2 工序聚合的遗传/禁忌混合算法实现 | 第102-108页 |
5.4.2.1 基因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 | 第102-105页 |
5.4.2.2 工序聚合的基因遗传/禁忌混合算法实施技术 | 第105-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工艺可重用设计系统实现 | 第109-127页 |
6.1 引言 | 第109页 |
6.2 系统概述 | 第109-111页 |
6.2.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第109页 |
6.2.2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09-110页 |
6.2.3 系统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 第110-111页 |
6.3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 | 第111-126页 |
6.3.1 产品结构树管理 | 第111-113页 |
6.3.2 制造资源管理 | 第113-118页 |
6.3.3 工艺可重用设计方式关键技术 | 第118-120页 |
6.3.3.1 编码输入及实例检索结果 | 第118-120页 |
6.3.3.2 实例管理 | 第120页 |
6.3.4 工艺报表定制 | 第120-123页 |
6.3.5 工序图自动生成中的递归化技术 | 第123-126页 |
6.3.5.1 零件工序图信息的自动获取 | 第123页 |
6.3.5.2 工序图生成的递归化设计思想 | 第123-124页 |
6.3.5.3 工序图自动绘制的实现 | 第124-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27-128页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