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多速率滤波器组的作用 | 第9页 |
1.2 多速率滤波器组的研究发展 | 第9-11页 |
1.3 多速率滤波器组的应用 | 第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多速率滤波器组的基本理论 | 第13-22页 |
2.1 多速率滤波器组 | 第13-14页 |
2.2 抽取器 | 第14-15页 |
2.3 内插器 | 第15-17页 |
2.4 两个著名等效系统(noble 等效变换) | 第17页 |
2.5 多相分解 | 第17-19页 |
2.5.1 多相分解的两种形式 | 第17-18页 |
2.5.2 内插滤波器和抽取滤波器的高效实现结构 | 第18-19页 |
2.6 多相结构的M 通道滤波器组 | 第19-20页 |
2.7 滤波器组完全重构条件 | 第20页 |
2.8 正交镜像滤波器组 | 第20-21页 |
2.9 最大(速率)抽取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 | 第22-30页 |
3.1 滤波器组的分类 | 第22-23页 |
3.2 调制滤波器组 | 第23-25页 |
3.3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 | 第25-30页 |
3.3.1 滤波器组构造过程 | 第26-27页 |
3.3.2 M 通道滤波器组中的基本关系 | 第27-28页 |
3.3.3 混叠抵消 | 第28-29页 |
3.3.4 相位失真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线性迭代设计方法的原型滤波器 | 第30-39页 |
4.1 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 | 第30页 |
4.2 改进的 Parks-McClellan 设计算法 | 第30-33页 |
4.2.1 切比雪夫逼近法 | 第30-33页 |
4.2.2 改进的 Parks-McClellan 设计算法 | 第33页 |
4.3 线性迭代方法设计余弦调制滤波器组 | 第33-36页 |
4.4 利用改进的 Parks-McClellan 算法设计实例 | 第36-39页 |
第五章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在音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39-51页 |
5.1 Matlab/Simulink 功能简介 | 第39页 |
5.2 分析滤波器及综合滤波器系数的确定 | 第39-46页 |
5.3 在 Matlab/Simulink 环境下进行仿真 | 第46-51页 |
5.3.1 输入音频文件 | 第46-48页 |
5.3.2 通过麦克风输入即时的音频信号 | 第48-5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