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5页 |
| ABSTRACT | 第15-25页 |
| 前言 | 第25-27页 |
| 文献回顾 | 第27-50页 |
| 一、基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性质 | 第27-32页 |
| 1. 概述 | 第27-29页 |
| 2.M SCs表达的细胞标志物 | 第29页 |
| 3.M SCs的体外分化 | 第29-30页 |
| 4.M SCs的免疫学特性 | 第30-31页 |
| 5.M SCs在体内向损伤部位的趋化能力 | 第31-32页 |
| 二、基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信号 | 第32-36页 |
| 1. 抗凋亡的细胞因子 | 第33页 |
| 2. 调节免疫的细胞因子 | 第33-34页 |
| 3. 抗瘢痕形成的细胞因子 | 第34页 |
| 4. 促进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 第34-35页 |
| 5. 促进新生血管的细胞因子 | 第35页 |
| 6. 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 第35-36页 |
| 三、一种新发现的基质干细胞分泌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 第36-38页 |
| 1.P EDF概述 | 第36-37页 |
| 2.P EDF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 第37-38页 |
| 四、基质干细胞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 第38-47页 |
| 1.M SCs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机制 | 第39-44页 |
| 2.M SCs的注入方式 | 第44-47页 |
| 五、衰老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第一部分 衰老供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效力的影响 | 第50-64页 |
| 0 引言 | 第50页 |
| 1 材料 | 第50-52页 |
| 2 方法 | 第52-57页 |
| 3 结果 | 第57-60页 |
| 4 讨论 | 第60-64页 |
| 第二部分 来源于年轻个体与衰老个体的 MSCs 的增殖、趋化与 PEDF 表达的比较 | 第64-73页 |
| 0 引言 | 第64页 |
| 1 材料 | 第64-66页 |
| 2 方法 | 第66-68页 |
| 3 结果 | 第68-69页 |
| 4 讨论 | 第69-73页 |
| 第三部分 MSCs 的 PEDF 年龄相关性分 泌对其治疗心肌梗死效力的影响 | 第73-94页 |
| 0 引言 | 第73-74页 |
| 1 材料 | 第74-76页 |
| 2 方法 | 第76-85页 |
| 3 结果 | 第85-89页 |
| 4 讨论 | 第89-94页 |
| 附图 | 第94-107页 |
| 结论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33页 |
| 附录 | 第133-134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34-135页 |
| 致谢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