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Cu-Co基催化剂的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发展前景第10-11页
    1.3 研究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1 国外状况第11-12页
        1.3.2 国内状况第12页
    1.4 反应热力学研究第12-14页
    1.5 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第14-15页
        1.5.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14页
        1.5.2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第14页
        1.5.3 H_2/CO对反应的影响第14-15页
        1.5.4 时空流速对反应的影响第15页
        1.5.5 合成气中的CO_2的影响第15页
    1.6 高级醇合成反应机理第15-17页
    1.7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17-22页
        1.7.1 沉淀法第17-19页
        1.7.2 浸渍法第19-20页
        1.7.3 机械混合法第20页
        1.7.4 离子交换法第20页
        1.7.5 微乳法第20-21页
        1.7.6 凝胶法第21-22页
        1.7.7 固相反应法第22页
        1.7.8 其他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2页
    1.8 费托合成催化剂种类概况第22-28页
        1.8.1 贵金属催化剂第22-24页
        1.8.2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24-28页
    1.9 二氧化锆第28页
    1.10 碳纳米管(CNTs)第28-30页
    1.11 实验目的和论文结构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2-40页
    2.1 原料、试剂和设备第32-34页
        2.1.1 试剂和原料第32-33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3-34页
    2.2 实验反应步骤第34-35页
        2.2.1 硅胶球的活化以及氨基化第34页
        2.2.2 碳纳米管的纯化第34页
        2.2.3 氧化步骤第34页
        2.2.4 氨基化的硅胶球吸附碳纳米管第34-35页
        2.2.5 催化剂的制备第35页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35-37页
    2.4 产物的分析第37页
        2.4.1 气体在线实时分析第37页
        2.4.2 液体产物分析第37页
    2.5 数据处理第37-38页
    2.6 固体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8-40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第40-50页
    3.1 SEM第40-41页
    3.2 XRD第41-44页
    3.3 TPR第44-46页
    3.4 XPS第46-50页
第四章 载体与苯三酚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50-56页
    4.1 前言第5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4.2.1 数据概括第50-51页
        4.2.2 载体与苯三酚对H_2和CO转化率的影响第51-52页
        4.2.3 载体与苯三酚对甲烷选择性的影响第52页
        4.2.4 载体与苯三酚对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第52-53页
        4.2.5 载体与苯三酚对醇类分布的影响第53-54页
    4.3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56-62页
    5.1 前言第5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5.2.1 数据概括第56-57页
        5.2.2 煅烧温度对H2和CO转化率的影响第57-58页
        5.2.3 煅烧温度对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第58-59页
        5.2.4 煅烧温度对醇类分布的影响第59-60页
    5.3 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锆助剂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2-68页
    6.1 前言第62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6.2.1 数据概括第62-63页
        6.2.2 锆助剂对H2和CO转化率的影响第63-64页
        6.2.3 锆助剂对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第64-65页
        6.2.4 锆助剂对醇类分布的影响第65-66页
    6.3 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CNT氧化时间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8-74页
    7.1 前言第68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68-72页
        7.2.1 数据概括第68-69页
        7.2.2 CNT氧化时间对H2和CO转化率的影响第69-70页
        7.2.3 CNT氧化时间对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第70-71页
        7.2.4 CNT氧化时间对醇类分布的影响第71-72页
    7.3 小结第72-74页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第74-76页
    8.1 结论第74页
    8.2 建议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2-83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维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多取代-5-氰基嘧啶衍生物与生物碱Meridianins类似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