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1.1 概述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 2.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3页 |
| 2.1.3 主要试剂 | 第13-14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 2.2.1 实验动物准备及实验分组 | 第14-15页 |
| 2.2.2 大鼠牙齿移动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 2.2.3 骨皮质切开术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6页 |
| 2.2.4 大鼠实验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测量 | 第16页 |
| 2.2.5 大鼠实验侧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6-17页 |
| 2.2.6 骨转换标志物的评价:检测 ALP 及 OC 水平的变化 | 第17-19页 |
| 2.3 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0-28页 |
| 3.1 实验牙近中移动距离的测量结果 | 第20-21页 |
| 3.2 实验牙近中移动速率的测量结果 | 第21-23页 |
| 3.3 骨转换标志物表达结果 | 第23-28页 |
| 3.3.1 ALP 在实验侧大鼠磨牙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 第23-26页 |
| 3.3.2 OC 在实验侧大鼠磨牙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 第26-28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8-35页 |
| 4.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 4.2 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牙移动速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4.3 骨皮质切开术加速牙移动机制 | 第30-32页 |
| 4.4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大鼠快速牙移动不同阶段 ALP 及 OC 表达变化 | 第32-3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5-36页 |
| 5.1 结论 | 第35页 |
| 5.2 展望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 综述 | 第42-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病例报道一 | 第51-55页 |
| 病例报道二 | 第55-60页 |
| 病例报道三 | 第60-64页 |
| 病例报道四 | 第64-67页 |
| 病例报道五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