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问题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目标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本文研究目的第13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2章 民事诉讼构造原理第15-24页
   ·民事诉讼构造的相关概念辨析第15-18页
     ·民事诉讼结构与民事诉讼构造第15-16页
     ·民事诉讼模式与民事诉讼构造第16-17页
     ·本文的法律概念——诉讼构造第17-18页
   ·民事诉讼构造的内涵第18-19页
   ·民事诉讼构造的要素第19-23页
     ·目的要素第20-21页
     ·主体要素第21-22页
     ·内容要素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概述第24-30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概念第24-25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特殊性第25-28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是以纠错为主的多元诉讼目的第25-27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是以上诉权与审判权的配置关系为内容的第27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是以二审法院、原审原被告三足鼎立的三角关系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4章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样态第30-38页
   ·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样态第30-33页
     ·当事人主义形态、职权主义形态以及协同形态第30-32页
     ·三角样态与二元样态第32-33页
   ·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样态第33-35页
     ·按照主体要素来划分,民事二审诉讼构造为三角样态第33页
     ·根据内容要素划分,民事二审诉讼构造可为当事人主义形态、职权主义形态、协同形态的任意三种样态第33-35页
   ·外国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样态综述第35-37页
     ·职权主义样态与当事人主义样态逐渐融合第35-36页
     ·三角样态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现行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样态及优缺点分析第38-44页
   ·我国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样态第38-39页
     ·职权主义样态向协同主义样态发展的状态第38-39页
     ·三角样态第39页
   ·现行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样态的优点分析第39-42页
     ·现行民事二审诉讼构造样态合目的性第39-40页
     ·现行民事二审诉讼构造中的主体关系合理第40-42页
   ·现行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缺点——上诉权与审判权配置失衡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6章 完善我国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理论依据第44-53页
   ·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第44-45页
     ·民事诉讼目的的内涵第44-45页
     ·民事诉讼目的与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第45页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第45-48页
     ·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内涵第45-47页
     ·当事人主体性原则与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第47-48页
   ·诉讼公正与效率第48-52页
     ·从程序正义角度考察第48-50页
     ·从诉讼效率角度考察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7章 完善现行民事诉讼二审诉讼构造第53-58页
   ·建立民事二审诉讼构造的协同样态第53-55页
   ·增强当事人在民事二审中的程序主体性地位第55-56页
   ·贯彻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陪审制度价值论
下一篇: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法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