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县级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技术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图目录第10-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9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9-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5 论文结构第22-24页
第2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相关理论第24-30页
    2.1 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概念第24页
        2.1.1 耕地的概念第24页
        2.1.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概念第24页
    2.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基本任务第24-26页
        2.2.1 耕地分等第25页
        2.2.2 耕地定级第25页
        2.2.3 耕地价格评估第25-26页
        2.2.4 成果保持现势性第26页
    2.3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流程第26-29页
        2.3.1 耕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内部关系第26-28页
        2.3.2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流程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体化评价的主要技术第30-50页
    3.1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30-31页
        3.1.1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选取第30页
        3.1.2 属性信息赋值第30-31页
    3.2 评价因素分析第31-37页
        3.2.1 影响因素的类型第31-35页
        3.2.2 评价规则库构建第35-37页
    3.3 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7-44页
        3.3.1 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第37-41页
        3.3.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1-44页
    3.4 缓冲区分析第44-46页
        3.4.1 缓冲区类型第44-45页
        3.4.2 缓冲区模型的构建第45-46页
    3.5 聚类分析法第46-47页
    3.6 级别—地价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0-71页
    4.1 系统总体设计第50-52页
        4.1.1 系统设计目标第50页
        4.1.2 系统架构设计第50-51页
        4.1.4 系统功能结构第51-52页
    4.2 数据库体系设计第52-59页
        4.2.1 数据库设计第52-56页
        4.2.2 数据的获取第56-57页
        4.2.3 系统数据流第57-59页
    4.3 系统的功能与实现第59-70页
        4.3.1 项目管理第59-60页
        4.3.2 基础数据与参数管理第60-62页
        4.3.3 耕地等别划分第62-67页
        4.3.4 耕地级别划分第67-69页
        4.3.5 耕地地价评估第69页
        4.3.6 成果管理与输出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金坛市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实例第71-91页
    5.1 实验区概况第71-73页
        5.1.1 金坛市概况第71页
        5.1.2 实验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评价现状第71-73页
    5.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第73-75页
        5.2.1 数据来源第73-74页
        5.2.2 数据处理建库第74-75页
    5.3 金坛市耕地分等定级估价一体化评价成果第75-89页
        5.3.1 分等评价成果第75-81页
        5.3.2 定级评价成果第81-85页
        5.3.3 耕地基准地价评估成果第85-89页
    5.4 应用结果分析第89-91页
        5.4.1 金坛市耕地质量等别第89页
        5.4.2 金坛市耕地质量级别第89-90页
        5.4.3 金坛市耕地质量价格第90-9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研究结论第91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人值守铁路道口自动化系统
下一篇:基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视角的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