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用于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研究

部分英文縮略词第8-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33页
    1. 单增李斯特菌概况第15-19页
        1.1 李斯特菌的分类第15页
        1.2 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1.3 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现状第16页
        1.4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第16-19页
    2. 生物传感器第19-25页
        2.1 生物传感器简介第20-21页
        2.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第21-25页
    3. 生物识别元素和固定方法第25-28页
        3.1 物理吸附第27页
        3.2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第27页
        3.3 自组装单分子膜第27-28页
    4. 电化学检测技术第28-30页
        4.1 电位扫描方法第28页
        4.2 循环伏安法第28-29页
        4.3 电化学阻抗谱第29-30页
        4.4 差示脉冲伏安法第30页
        4.5 计时电流法第30页
    5. 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方面的应用第30-31页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第31-33页
        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6.2 研究的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3-44页
    1. 实验材料第33-36页
        1.1 菌株和实验动物第33页
        1.2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33-34页
        1.3 主要试剂第34页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4-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9页
        2.1 抗原的制备第36页
        2.2 动物免疫第36-37页
        2.3 间接ELISA实验条件的确定第37页
        2.4 抗血清的纯化与鉴定第37-38页
        2.5 酶标抗体的合成及鉴定第38-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3.1 ELISA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9页
        3.2 间接ELISA跟踪多抗的制备第39-40页
        3.3 单增李斯特菌抗血清的纯化第40-41页
        3.4 BCA蛋白定量纯化抗体的浓度第41页
        3.5 SDS-PAGE鉴定抗血清纯化的效果第41-42页
        3.6 酶标抗体的鉴定第42-43页
    4.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4-64页
    1. 实验材料第45-48页
        1.1 菌株和实验动物第45页
        1.2 融合用骨髓瘤细胞第45页
        1.3 主要试剂第45-46页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第46页
        1.5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6-48页
    2. 实验方法第48-56页
        2.1 抗原的制备第48页
        2.2 动物的免疫第48-49页
        2.3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第49-51页
        2.4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51-53页
        2.5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第53页
        2.6 阳性单细胞株稳定性测试第53页
        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第53-54页
        2.8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4-55页
        2.9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第55-5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3.1 小鼠的免疫及免疫效价的测定第56-57页
        3.2 ELISA方法的建立第57页
        3.3 细胞融合的结果第57-58页
        3.4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亚克隆结果第58-59页
        3.5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第59-60页
        3.6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第60页
        3.7 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性质鉴定第60-6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4.1 免疫方案第61-62页
        4.2 细胞的融合第62页
        4.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第62页
        4.4 细胞培养中的污染第62-63页
    5. 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第64-72页
    1. 实验材料第64-66页
        1.1 实验耗材与仪器第64页
        1.2 实验试剂第64-65页
        1.3 溶液的配制第65-66页
    2. 实验部分第66-67页
        2.1 电极的选择第66页
        2.2 工作电极的处理第66页
        2.3 循环伏安工作电压范围的选择第66页
        2.4 自组装试剂的选择第66-67页
        2.5 实验所用水质的选择第67页
        2.6 自组装电极用于免疫分析第67页
        2.7 测试底液的选择第6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7-71页
        3.1 电极的选择第67-68页
        3.2 金电极的处理第68页
        3.3 循环伏安法工作电压范围的优化第68-69页
        3.4 自组装试剂的选择第69页
        3.5 实验所用水质的选择第69-70页
        3.6 pH的选择第70页
        3.7 免疫分析的表征第70-71页
        3.8 测试底液的选择第71页
    4.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第72-87页
    1. 实验材料第72-74页
        1.1 生化试剂第72页
        1.2 细菌菌株第72-73页
        1.3 溶液的配制第73-74页
        1.4 仪器及耗材第74页
    2. 实验部分第74-75页
        2.1 单增李斯特菌的培养与平板计数第74页
        2.2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74页
        2.3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第74页
        2.4 免疫反应和检测过程第74-7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5-85页
        3.1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第75-76页
        3.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表征第76-77页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7-82页
        3.4 电化学检测PBS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第82页
        3.5 方法比对第82-83页
        3.6 特异性分析实验第83-84页
        3.7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第84-85页
        3.8 免疫传感器的再生性第85页
    4. 结论第85-87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87-90页
    1. 主要结论第87-88页
        1.1 单增李斯特菌多抗的制备第87页
        1.2 单增李斯特菌单抗的制备第87页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第87-88页
    2. 存在的问题第88页
    3. 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水泥产业市场特征以及企业间博弈
下一篇:微反应器中锂卤交换反应与Fries重排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