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 第12-13页 |
1.3 镧系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3页 |
1.4 镧系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5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页 |
1.6 荧光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表征技术 | 第15-16页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7.2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LAF_3:EU~(3+)红色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 第18-39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2.1 主要试剂及测试分析仪器 | 第19-20页 |
2.2.1.1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2.1.2 测试分析仪器 | 第19-20页 |
2.2.2 LaF_3:Eu~(3+)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2.1 实验原理 | 第20页 |
2.2.2.2 实验内容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7页 |
2.3.1 不同温度合成的LaF_3:Eu~(3+)的XRD分析 | 第21-22页 |
2.3.2 LaF_3:Eu~(3+)荧光粉的SEM分析 | 第22页 |
2.3.3 LaF_3:Eu~(3+)荧光粉的EDS分析 | 第22-23页 |
2.3.4 LaF_3:Eu~(3+)荧光粉的TEM和HRTEM分析 | 第23-25页 |
2.3.5 LaF_3:Eu~(3+)的紫外一可见漫发射分析 | 第25-26页 |
2.3.6 纳米粒子LaF_3:Eu~(3+)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3.7 纳米粒子LaF_3:Eu~(3+)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2.3.8 LaF_3:Eu~(3+)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分析 | 第28-30页 |
2.3.9 溶液pH对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10 Eu~(3+)掺杂浓度对样品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11 反应温度对样的品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12 反应时间对样品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13 焙烧时间对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2.3.14 焙烧温度对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15 不同氟源对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LaPO_4:Eu~(3+)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和荧光性能研究 | 第39-50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3.2.1 主要试剂及测试分析仪器 | 第39-40页 |
3.2.1.1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3.2.1.2 测试分析仪器 | 第40页 |
3.2.2 LaPO_4:Eu~(3+)荧光粉材料的制备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3.3.1 LaPO_4:Eu~(3+)纳米晶的XRD分析 | 第40-41页 |
3.3.2 LaPO_4:Eu~(3+)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41-43页 |
3.3.3 LaPO_4:Eu~(3+)的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 第43页 |
3.3.4 LaPO_4:Eu~(3+)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分析 | 第43-44页 |
3.3.5 反应的pH对纳米粒子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6 Eu~(3+)掺杂浓度对样品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7 不同反应温度对样品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8 不同反应时间对样品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LaVO_4:Dy~(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和荧光性能 | 第50-71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主要试剂及测试分析仪器 | 第50-51页 |
4.2.1.1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4.2.1.2 测试分析仪器 | 第51页 |
4.2.2 LaVO_4:Dy~(3+)纳米晶材料的制备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70页 |
4.3.1 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元素形态分析 | 第52-57页 |
4.3.1.1 LaVO_4:Dy~(3+)纳米晶的XRD和XPS分析 | 第52-54页 |
4.3.1.2 初始pH对LaVO_4:Dy~(3+)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1.3 水热温度对LaVO_4:Dy~(3+)样品的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1.4 水热时间对LaVO_4:Dy~(3+)的物相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 LaVO_4:Dy~(3+)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57-62页 |
4.3.2.1 表面活性剂对LaVO_4:Dy~(3+)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2 初始pH对LaVO_4:Dy~(3+)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2.3 水热时间对LaVO_4:Dy~(3+)样品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2.4 水热温度对LaVO_4:Dy~(3+)样品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3 LaVO_4:Dy~(3+)的分子光谱 | 第62-65页 |
4.3.3.1 LaVO_4:Dy~(3+)的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4.3.3.2 LaVO_4:Dy~(3+)的UV-vis分析 | 第63-65页 |
4.3.4 LaVO_4:Dy~(3+)的荧光性能 | 第65-70页 |
4.3.4.1 LaVO_4:Dy~(3+)晶体的室温激发光谱 | 第65-67页 |
4.3.4.2 LaVO_4:Dy~(3+)晶体的室温发射光谱 | 第67页 |
4.3.4.3 退火温度对LaVO_4:Dy~(3+)纳米晶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4.4 Dy~(3+)含量对LaVO_4:Dy~(3+)纳米晶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