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45页 |
·植物花粉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3页 |
·植物柱头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页 |
·被子植物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作用 | 第13-27页 |
·花粉的捕获和粘附 | 第14-16页 |
·花粉的水合作用 | 第16-18页 |
·花粉的极性建成和萌发 | 第18-19页 |
·花粉管进入柱头 | 第19-21页 |
·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极性生长 | 第21-24页 |
·花粉管到达子房并释放精子 | 第24-27页 |
·miRNA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研究 | 第27-43页 |
·miRNA 的概念及miRNA 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定位 | 第28-30页 |
·miRNA 基因的核心结构 | 第30-31页 |
·miRNA 的作用机制 | 第31-34页 |
·miRNA 的生物合成 | 第34-37页 |
·植物中miRNA 的功能 | 第37-39页 |
·miRNA 的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miRNA 在植物配子体中的研究进展 | 第42-4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3-4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5-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植物材料及取材条件 | 第45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5页 |
·酶、生化试剂和PCR 引物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57页 |
·miRNA 芯片杂交 | 第46页 |
·qRT-PCR 分析 | 第46-48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52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52-54页 |
·RLM-RACE(RNA 连接酶介导的cDNA 末端随机扩增) | 第54-55页 |
·拟南芥花丝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55页 |
·亚历山大染色分析 | 第55页 |
·苯胺蓝染活体花粉管方法 | 第55页 |
·mRNA 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55-56页 |
·花粉体外萌发方法 | 第56-5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7-88页 |
·玉米授粉过程中miRNA 的微阵列芯片分析 | 第57-77页 |
·授粉初期差异表达的miRNA | 第57-66页 |
·MIR167D 过量表达导致拟南芥植株败育 | 第66-70页 |
·玉米中三个新miRNA 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 第70-77页 |
·玉米授粉过程中miRNA 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 第77-88页 |
·小RNA 的序列分析 | 第77-80页 |
·鉴定保守miRNA | 第80-81页 |
·鉴定玉米中新的miRNA 及其靶基因 | 第81-83页 |
·授粉诱导表达的miRNA | 第83-88页 |
4 讨论 | 第88-91页 |
·miRNA 芯片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比较 | 第88页 |
·miRNA 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可能具有不同功能 | 第88-89页 |
·miRNA 可能通过调节生长素信号转导在授粉中发挥间接作用 | 第89-90页 |
·miRNA 可能通过调控多种功能基因在授粉中发挥作用 | 第90-91页 |
5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13页 |
附录 | 第113-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