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3-16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16页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6-17页 |
2.3 钛合金股骨头内撑器的组成 | 第17-18页 |
2.4 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方法 | 第18页 |
2.4.1 动物麻醉及手术野皮肤准备 | 第18页 |
2.4.2 液氮冷冻法制作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 第18页 |
2.5 动物分组及实验设计流程图 | 第18-19页 |
2.6 治疗干预及实施方法 | 第19-20页 |
2.7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20-21页 |
2.7.1 一般观察 | 第20页 |
2.7.2 大体观察 | 第20页 |
2.7.3 组织学形态学观察 | 第20页 |
2.7.4 免疫组化法测定 | 第20-21页 |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29页 |
3.1 改良的液氮冷冻法建立犬股骨头坏死模型 | 第22-24页 |
3.1.1 一般情况 | 第22页 |
3.1.2 大体观察 | 第22-23页 |
3.1.3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3-24页 |
3.1.4 免疫组化法测量 | 第24页 |
3.2 犬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的比较 | 第24-29页 |
3.2.1 一般情况 | 第24页 |
3.2.2 大体观察 | 第24-26页 |
3.2.3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6-28页 |
3.2.4 免疫组化法观察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5页 |
4.1 液氮冷冻法制备犬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 | 第29-30页 |
4.1.1 ANFH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4.1.2 液氮冷冻法制备犬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的优势 | 第30页 |
4.2 三种治疗手术效果的比较 | 第30-34页 |
4.2.1 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比较 | 第32-33页 |
4.2.2 免疫组化测量结果比较 | 第33-34页 |
4.3 创新与不足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