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34页 |
1 印楝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印楝植物基源 | 第16页 |
·印楝油的药理活性 | 第16-17页 |
·印楝油的化学成分 | 第17-22页 |
·异戊二烯类化合物 | 第17页 |
·脂肪酸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甾醇类化合物 | 第18-19页 |
·酚类化合物 | 第19页 |
·含硫化合物 | 第19页 |
·其它化合物 | 第19-21页 |
·印楝油有效单体十八碳酸-3,4-四氢呋喃-二酯 | 第21-22页 |
2 醇的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液相空气氧化反应 | 第22-23页 |
·气相空气氧化反应 | 第23页 |
·化学氧化反应 | 第23-26页 |
·溴水氧化法 | 第24页 |
·高锰酸钾氧化法 | 第24页 |
·乙酸亚铊法 | 第24-25页 |
·环氧环乙烷法 | 第25页 |
·有机过氧化酸氧化法 | 第25-26页 |
·其他的合成方法 | 第26页 |
·电解氧化 | 第26页 |
3 酯的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酰氯的制备方法综述 | 第26-29页 |
·二氯亚砜在酰氯制备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法 | 第28页 |
·三光气法 | 第28页 |
·草酰氯法 | 第28-29页 |
·其他制备酰氯的方法 | 第29页 |
·DCC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 第29-32页 |
·DCC的制备方法 | 第30页 |
·N,N'-二环己基硫脲法 | 第30页 |
·N,N'-环己基脲法 | 第30页 |
·DCC在成酯反应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 第31页 |
·羧酸和酚的酯化反应 | 第31-32页 |
·其他合成方法 | 第32页 |
4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的合成工艺筛选 | 第34-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反应试剂 | 第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2,3-四氢呋喃二醇的合成 | 第35-36页 |
·溴水氧化法 | 第35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 | 第35页 |
·过氧化乙酸氧化法 | 第35-36页 |
·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的合成 | 第36-37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法 | 第36-37页 |
·硬脂酰氯的合成 | 第36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法 | 第36-37页 |
·DCC/DMAP酯化法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4页 |
·2,3-四氢呋喃二醇的合成 | 第37-40页 |
·溴水氧化法 | 第37-38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 | 第38-39页 |
·过氧化乙酸氧化法 | 第39-40页 |
·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的合成 | 第40-44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法 | 第40-42页 |
·硬脂酸酰氯的合成 | 第40-41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产物的合成结果 | 第41-42页 |
·DCC/DMAP的合成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8页 |
·2,3-四氢呋喃二醇的合成 | 第44-46页 |
·溴水氧化法 | 第44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 | 第44-45页 |
·有机过氧化乙酸氧化法 | 第45-46页 |
·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的合成 | 第46-48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法 | 第46-47页 |
·硬脂酸酰氯的合成 | 第46-47页 |
·硬脂酸酰氯醇解产物的合成 | 第47页 |
·DCC/DMAP的合成 | 第47-48页 |
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合成工艺的优化 | 第5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实验设备 | 第50-51页 |
·方法 | 第51-53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 | 第51页 |
·过氧化甲酸的合成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1页 |
·2,3-二氢呋喃氧化反应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1页 |
·过氧化乙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 | 第51-52页 |
·乙酸与乙酸酐的比例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1页 |
·过氧化乙酸的合成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DCC/DMAP酯化法的工艺优化 | 第52-53页 |
2 结果 | 第53-64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结果 | 第53-60页 |
·过氧化甲酸的合成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3-56页 |
·甲酸与过氧化氢配比对2,3-四氢呋喃产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过氧化甲酸合成的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4-55页 |
·过氧化甲酸的合成时间对2,3-四氢呋喃产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2,3-二氢呋喃氧化反应温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滴加2,3-二氢呋喃的速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水解反应终点pH值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水解反应温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过氧化乙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结果 | 第60-62页 |
·乙酸与乙酸酐的比例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过氧乙酸的合成因素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DCC/DMAP酯化法的合成优化结果 | 第62-64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64-66页 |
·过氧化甲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 | 第64-65页 |
·过氧化甲酸的合成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甲酸与过氧化氢配比对2,3-四氢呋喃产率的影响 | 第64页 |
·过氧化甲酸合成的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4页 |
·过氧化甲酸的合成时间对2,3-四氢呋喃产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2,3-二氢呋喃氧化反应温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5页 |
·滴加2,3-二氢呋喃的速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5页 |
·水解反应终点pH值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5页 |
·水解反应温度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5页 |
·过氧化乙酸氧化法制备2,3-四氢呋喃的工艺优化 | 第65-66页 |
·乙酸与乙酸酐的比例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6页 |
·过氧乙酸的合成因素对2,3-四氢呋喃二醇产率的影响 | 第66页 |
·DCC/DMAP酯化法的合成优化 | 第66页 |
4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原料药2,3-二氢呋喃、反应中间体2,3-四氢呋喃二醇以及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第68-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材料 | 第68-69页 |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仪器设备 | 第68页 |
·供试菌种 | 第68-69页 |
·方法 | 第69页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69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69页 |
·药物母液的制备 | 第69页 |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2页 |
·2,3-二氢呋喃、2,3-四氢呋喃二醇以及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结果 | 第69-70页 |
·2,3-二氢呋喃、2,3-四氢呋喃二醇以及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结果 | 第70-71页 |
·2,3-二氢呋喃、2,3-四氢呋喃二醇以及十八碳酸-2,3-四氢呋喃-二酯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结果 | 第71-72页 |
3 讨论 | 第72-73页 |
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