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江西婉约词风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1章 北宋江西词人的基本情况 | 第9-12页 |
1.1 “江西”的概念 | 第9-10页 |
1.2 北宋江西籍贯词人的基本情况 | 第10-12页 |
第2章 北宋江西婉约词风的形成因素 | 第12-22页 |
2.1 江西独特的文化土壤 | 第12-17页 |
2.1.1 自然因素 水光山色,奠定柔媚基调 | 第13-15页 |
2.1.2 经济因素 偏安一隅,经济加速发展 | 第15-16页 |
2.1.3 政治因素 人杰地灵,科举人才涌现 | 第16-17页 |
2.2 北宋尚雅的审美追究 | 第17-22页 |
2.2.1 自上而下的享乐倡导 | 第17-19页 |
2.2.2 由内而外的自觉雅化 | 第19-22页 |
第3章 北宋江西婉约词的演进轨迹 | 第22-33页 |
3.1 五代词风的延续 | 第22-25页 |
3.2 北宋词坛及词人 | 第25-33页 |
3.2.1 并驾齐驱 开宗立派 | 第25-27页 |
3.2.2 回归南唐 尤以情胜 | 第27-29页 |
3.2.3 以诗入词 别开新声 | 第29-33页 |
第4章 北宋婉约词的艺术倾向 | 第33-47页 |
4.1 爱情意识与忧患意识并存 | 第33-37页 |
4.1.1 爱情意识抒写内心 | 第33-35页 |
4.1.2 忧患意识直面人生 | 第35-37页 |
4.2 比兴写态 意象传情 | 第37-42页 |
4.2.1 用比兴写含蓄之态 | 第37-38页 |
4.2.2 借意象传真挚之情 | 第38-42页 |
4.3 无彩不成词 | 第42-47页 |
4.3.1 补色对比 | 第44页 |
4.3.2 对比色对比 | 第44-45页 |
4.3.3 邻近色对比 | 第45页 |
4.3.4 同类色对比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