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缩略词 | 第14-15页 |
1 前言 | 第15-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1.1 病例来源和临床资料 | 第18页 |
2.1.2 治疗方案 | 第18页 |
2.1.3 评分方法 | 第18-19页 |
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19页 |
2.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19-20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4.1 相关指标检测 | 第20页 |
2.4.2 标本收集 | 第20页 |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 | 第20-21页 |
2.4.3.1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 | 第20页 |
2.4.3.2 PBMC体外刺激培养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 | 第20页 |
2.4.3.3 细胞表面染色 | 第20-21页 |
2.4.3.4 固定及破膜 | 第21页 |
2.4.3.5 细胞内染色 | 第21页 |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 | 第21-22页 |
2.4.4.1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 | 第21页 |
2.4.4.2 细胞表面染色 | 第21-22页 |
2.4.4.3 固定及破膜 | 第22页 |
2.4.4.4 细胞内染色 | 第22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39页 |
3.1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 第24页 |
3.3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外周血PBMCs、单核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 第24-26页 |
3.4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频率的影响 | 第26-29页 |
3.4.1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 第26-27页 |
3.4.2 淋巴血浆置换对GBS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 第27-29页 |
3.5 相关性分析 | 第29-39页 |
3.5.1 GBS患者LPE治疗前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的频率与MR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2页 |
3.5.2 GBS患者LPE治疗2d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的频率与MR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3.5.3 GBS患者LPE治疗前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原、PBMCs及单核细胞水平与MR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3.5.4 GBS患者LPE治疗2d后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原、PBMCs及单核细胞水平与MR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页 |
3.5.5 GBS患者LPE治疗2d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频率的变化与MRC评分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6页 |
3.5.6 GBS患者LPE治疗2d后免疫球蛋白、补体、纤维蛋白原、PBMCs及单核细胞水平变化与MRC评分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7页 |
4.1. 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治疗 | 第39-40页 |
4.2. LPE在吉兰-巴雷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4.3. 淋巴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机制 | 第41-45页 |
4.3.1 降低GB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水平 | 第41页 |
4.3.2 降低GBS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 | 第41-42页 |
4.3.3 降低GBS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 | 第42页 |
4.3.4 纠正CD4~+T细胞亚群紊乱 | 第42-45页 |
4.4. L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时机及次数 | 第45-46页 |
4.5. 前景展望 | 第46页 |
4.6. 小结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综述 | 第5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