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型硅胶宫腔粘连治疗装置对山羊宫内膜安全性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2.1 材料 | 第12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2.1.2 实验分组 | 第12页 |
2.1.3 主要手术器械和设备 | 第12页 |
2.1.4 主要材料 | 第12页 |
2.1.5 主要试剂 | 第12页 |
2.2 方法 | 第12-16页 |
2.2.1 宫内植入模块的制备 | 第12-13页 |
2.2.2 术前准备与麻醉 | 第13页 |
2.2.3 宫腔镜检查方法 | 第13页 |
2.2.4 宫腔内植入实验 | 第13页 |
2.2.5 饲养、观察和取材 | 第13-14页 |
2.2.6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4-15页 |
2.2.7 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 | 第15页 |
2.2.8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第15-16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16-17页 |
3 结果 | 第17-24页 |
3.1 一般情况 | 第17页 |
3.2 宫腔镜下检查结果 | 第17页 |
3.3 病理学观察 | 第17-21页 |
3.3.1 术后7天 | 第17-18页 |
3.3.2 术后30天 | 第18-20页 |
3.3.3 术后90天 | 第20-21页 |
3.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第21-22页 |
3.4.1 术后7天 | 第21页 |
3.4.2 术后30天 | 第21页 |
3.4.3 术后90天 | 第21-22页 |
3.5 免疫组织化学 | 第22-24页 |
3.5.1 术后7天 | 第22页 |
3.5.2 术后30天 | 第22页 |
3.5.3 术后90天 | 第22-24页 |
4 讨论 | 第24-27页 |
4.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24页 |
4.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24-25页 |
4.3 新型宫腔粘连治疗装置 | 第25-26页 |
4.4 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26页 |
4.5 实验缺陷 | 第26-27页 |
5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图 | 第31-39页 |
综述 | 第3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