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卤硫铜簇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第12-13页
    1.2 配合物基发光材料第13-14页
    1.3 微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第14-17页
    1.4 晶体工程与分子拓扑学在构筑簇基配合物中的指导作用第17-20页
    1.5 原位金属/配体反应第20-22页
        1.5.1 金属的原位氧化还原第21页
        1.5.2 配体的原位形成第21-22页
    1.6 选题意义及取得的进展第22-24页
第二章 多齿含硫杂环配体原位反应及侧基调控效应和相应金属簇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第24-45页
    2.1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5-26页
        2.1.2 配合物1-3的合成第26-27页
    2.2 配合物1-3的晶体结构第27-39页
    2.3 配合物1-3的纯度分析和性质研究第39-42页
        2.3.1 配合物1和2的荧光性质第40-41页
        2.3.2 配合物3的热稳定性和磁性研究第41-42页
    2.4 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一例基于十一核铜簇次级建筑单元构筑的acs型金属有机框架第45-55页
    3.1 实验部分第46页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6页
        3.1.2 配合物4的合成第46页
    3.2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第46-52页
    3.3 配合物4的纯度分析和性质研究第52-53页
    3.4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两个发光一维Cu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第55-66页
    4.1 实验部分第56-57页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6页
        4.1.2 配合物5-6的合成第56-57页
    4.2 配合物5-6的品体结构第57-63页
    4.3 配合物5-6的纯度分析和性质研究第63-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两例分别基于Cu_3I_2链和Cu_6Br_3簇单元构筑的发光三维簇合物第66-76页
    5.1 实验部分第66-67页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66-67页
        5.1.2 配合物7-8的合成第67页
    5.2 配合物7-8的晶体结构第67-73页
    5.3 配合物7-8的纯度分析和性质研究第73-75页
    5.4 小结第75-76页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和SO2的电化学减排工艺研究
下一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投资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