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 青梅的化学成分 | 第13-20页 |
1.1 有机酸类 | 第13-14页 |
1.2 酚类 | 第14-15页 |
1.3 糖及糖苷类 | 第15页 |
1.4 氨基酸 | 第15页 |
1.5 微量元素 | 第15-16页 |
1.6 萜类 | 第16页 |
1.7 其它 | 第16页 |
1.8 青梅的膳药价值与开发潜力 | 第16-20页 |
1.8.1 青梅的抗菌作用 | 第16-17页 |
1.8.2 青梅的抗肿瘤作用 | 第17页 |
1.8.3 青梅的抗氧化作用 | 第17-18页 |
1.8.4 青梅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第18页 |
1.8.5 青梅的解毒作用 | 第18-19页 |
1.8.6 青梅的其它作用 | 第19-20页 |
2 植物活性成分萃取工艺 | 第20-22页 |
2.1 热水萃取法 | 第20页 |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20-21页 |
2.3 硅胶柱层析法 | 第21页 |
2.4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 第21页 |
2.5 溶剂萃取法 | 第21-22页 |
3 植物有机成分的分析鉴定方法 | 第22-23页 |
3.1 薄层层析法 | 第22页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2页 |
3.3 核磁共振法 | 第22-23页 |
4 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与评价 | 第23-25页 |
4.1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4.2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5 抗氧化研究方法 | 第25页 |
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青梅果实抑菌成分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 | 第27-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28页 |
1.3 青梅果实浓缩液的制备与处理 | 第28-29页 |
1.4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青梅浓缩液 | 第29-30页 |
1.5 不同洗脱系统薄层层析图及相关流程 | 第30-31页 |
1.6 样品的预处理 | 第31页 |
1.7 培养基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31页 |
1.8 打孔法测定抑菌圈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2.1 核磁共振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2.2 抑菌圈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梅果实提取物与标准品化合物抑菌效果的对比分析 | 第37-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38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38页 |
1.3 样品的预处理 | 第38页 |
1.4 培养基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38-39页 |
1.5 牛津杯法测定梅果实提取液的抑菌圈 | 第39页 |
1.6 梅果实提取液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39页 |
1.7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2.1 抑菌圈测定结果 | 第39-42页 |
2.1.1 不同溶剂提取得到的各个组分的抑菌圈测定 | 第39-41页 |
2.1.2 梅果实中四种化学成分及柠檬酸与绿原酸类混合物抑菌圈测定 | 第41-42页 |
2.2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42-46页 |
2.2.1 不同溶剂提取得到的各个组分的MIC测定 | 第43-44页 |
2.2.2 梅果实中四种化学成分及柠檬酸与绿原酸类混合物的MIC测定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异绿原酸A、B、C及其与柠檬酸混合酸对五种菌的抑菌性检测 | 第49-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1.3 组分的预处理 | 第50页 |
1.4 培养基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50页 |
1.5 二倍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 第50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2.1 梅果实中四种化学成分及柠檬酸与异绿原酸类混合物的抑菌圈测定 | 第51-53页 |
2.2 梅果实中四种化学成分及柠檬酸与异绿原酸类混合物的MIC测定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乙酸乙酯提取物与四种标准品的抗氧化活性鉴定 | 第57-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57-58页 |
1.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58页 |
1.4 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58页 |
1.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2.1 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绿原酸等FRAP测定 | 第59页 |
2.2 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绿原酸等总抗氧化能力 | 第59-60页 |
2.3 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绿原酸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