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减振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11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1.3 分析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11-13页 |
1.3.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11-12页 |
1.3.2 随机振动分析理论 | 第12页 |
1.3.3 疲劳分析理论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发动机建模与修正 | 第15-36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模型简化的原则 | 第15-16页 |
2.3 模型简化的方法 | 第16页 |
2.4 组合件模型 | 第16-30页 |
2.4.1 双机机架 | 第16-17页 |
2.4.2 常平座 | 第17-18页 |
2.4.3 推力室 | 第18-22页 |
2.4.4 喷管延伸段 | 第22-27页 |
2.4.5 氢、氧涡轮泵 | 第27-28页 |
2.4.6 摇摆软管 | 第28-29页 |
2.4.7 排气管 | 第29页 |
2.4.8 主要管路 | 第29-30页 |
2.4.9 零位拉杆 | 第30页 |
2.4.10 质点单元 | 第30页 |
2.5 整机模型 | 第30-32页 |
2.6 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发动机运输结构特性分析 | 第36-5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铁路运输环境 | 第36-38页 |
3.3 常阻尼比 | 第38-44页 |
3.4 铁路运输振动特性 | 第44-48页 |
3.4.1 验收级运输条件 | 第44-47页 |
3.4.2 鉴定级运输条件 | 第47-48页 |
3.5 支板静力分析 | 第48-50页 |
3.5.1 验收级静力分析 | 第49-50页 |
3.5.2 鉴定级静力分析 | 第50页 |
3.6 支板疲劳分析 | 第50-54页 |
3.6.1 验收级随机疲劳分析 | 第50-51页 |
3.6.2 验收级疲劳寿命预估 | 第51-52页 |
3.6.3 鉴定级随机疲劳分析 | 第52-53页 |
3.6.4 鉴定级疲劳寿命预估 | 第53-54页 |
3.7 连接法兰静力分析 | 第54-56页 |
3.7.1 验收级状态 | 第54-55页 |
3.7.2 鉴定级状态 | 第55-5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发动机运输减振技术研究 | 第58-76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支撑保护方案 | 第58-67页 |
4.2.1 验收级运输条件 | 第59-60页 |
4.2.2 鉴定级运输条件 | 第60-62页 |
4.2.3 支板静力分析 | 第62-63页 |
4.2.4 支板疲劳分析 | 第63-65页 |
4.2.5 连接法兰静力分析 | 第65-67页 |
4.3 拉拽保护方案 | 第67-74页 |
4.3.1 拉拽方案讨论 | 第67-71页 |
4.3.2 支板静力分析 | 第71-72页 |
4.3.3 支板疲劳分析 | 第72页 |
4.3.4 支板寿命预估 | 第72-73页 |
4.3.5 法兰静力分析 | 第73-74页 |
4.4 分析讨论 | 第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