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西凹陷南部深层储层主控因素研究及有效储层预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现状第7-11页
        1.2.1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第7-10页
        1.2.2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现状第10页
        1.2.3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4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第1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1 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第11页
        1.3.2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第11-12页
        1.3.3 有效储层预测第12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8页
    2.1 地层概况第13-15页
    2.2 区域构造演化第15页
    2.3 沉积概况第15-16页
    2.4 勘探现状第16-18页
第3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18-28页
    3.1 岩石学特征第18-22页
        3.1.1 岩石类型及基本特征第18-20页
        3.1.2 矿物组分特征第20-21页
        3.1.3 填隙物特征第21-22页
    3.2 储集空间类型第22-24页
        3.2.1 残余原生孔隙第22-23页
        3.2.2 次生溶蚀孔隙第23-24页
    3.3 孔隙结构第24-26页
    3.4 物性特征第26-28页
第4章 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第28-38页
    4.1 沉积作用第28-29页
    4.2 成岩作用第29-32页
        4.2.1 压实作用第29-31页
        4.2.2 胶结作用第31-32页
        4.2.3 溶蚀作用第32页
    4.3 其他因素第32-33页
    4.4 单因素分析第33-38页
第5章 有效储层预测第38-55页
    5.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第38-42页
        5.1.1 试油法第38-39页
        5.1.2 测井解释法第39-40页
        5.1.3 含油产状法第40页
        5.1.4 排驱压力法第40-41页
        5.1.5 经验统计法第41-42页
    5.2 油气勘探深度下限预测第42-47页
        5.2.1 孔隙度包络线第42-43页
        5.2.2 孔-深关系拟合第43-44页
        5.2.3 岩性模型第44-45页
        5.2.4 孔隙度演化模型第45-46页
        5.2.5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第46-47页
    5.3 储层分类与评价第47-49页
    5.4 有利储层预测第49-55页
        5.4.1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第49-51页
        5.4.2 储层类型平面分布第51-52页
        5.4.3 勘探有利区预测第52-55页
第6章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隔声体声传播特性建模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塔北英买32地区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地质建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