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美术片论文

动画片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25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一) 源于个人对动画片的感知第10页
        (二) 源于社会对动画片的关注第10-11页
        (三) 源于对自我学习问题的聚焦第11页
    二、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20页
        (一) 关于动画片的研究第12-15页
        (二) 关于儿童社会化相关研究第15-19页
        (三) 研究述评第19-20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20-22页
        (一) 动画片第20-21页
        (二) 儿童社会化第21-22页
    五、研究途径第22-25页
        (一) 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二) 研究对象第23-24页
        (三) 研究过程第24-25页
第1章 呈现:个案的生活图景第25-44页
    一、家庭·动画片·孩子第25-31页
        (一) 这是一个城里的孩子第25-26页
        (二) 家庭生活图景第26-29页
        (三) 孩子的动画“玩伴”第29-30页
        (四) 在家的最爱:看动画片第30-31页
    二、学校·动画片·学生第31-39页
        (一) 幼儿园里的文化环境第32-33页
        (二) 学校生活图景第33-37页
        (三) 选择好朋友第37-38页
        (四) 安全教育课里的动画片第38-39页
    三、所见·动画片·幻想家第39-44页
        (一) 感官世界里的童趣第39-40页
        (二) 社会生活图景第40-41页
        (三) 周末天堂:公主的世界第41-42页
        (四) 我长大了要成为第42-44页
第2章 构建:动画片内容对个案的作用第44-65页
    一、动画片王国的建立与呈现第44-50页
        (一) 托班时期第45-48页
        (二) 幼儿园小班时期第48-50页
        (三) 幼儿园中班时期第50页
    二、动画片影响个案的内涵因素第50-56页
        (一) “好玩”:趣味性与故事性第50-53页
        (二) “好看”:丰富性第53-55页
        (三) “好神奇”:想象性第55页
        (四) “好厉害”:榜样性第55-56页
    三、动画片内容影响下的个案成长第56-65页
        (一) 意识的构建第56-57页
        (二) 规范的养成第57-59页
        (三) 角色的确定第59-62页
        (四) 消费的意向第62-65页
第3章 渗透:动画片通过各大社会化媒介产生作用第65-79页
    一、媒体的延伸:对动画片的铺陈第65-70页
        (一) 传媒时代的社会特征第65-66页
        (二) 电视保姆第66-68页
        (三) 网络手机第68-69页
        (四) 彩色图书第69-70页
    二、家庭的影响:对动画片的控制第70-75页
        (一) 家庭赋予的社会特征第70-72页
        (二) 家庭结构及家族的影响第72-73页
        (三)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第73-74页
        (四) 家长对动画片的控制第74-75页
    三、学校的规定:对动画片的限制第75-78页
        (一) 学校的社会特征第75页
        (二) 规训的场所第75-76页
        (三) 规训能手第76-77页
        (四) 关于动画片的规定第77-78页
    四、同伴的划分:对动画片的认同第78-79页
        (一) 同辈群体的社会特征第78页
        (二) 因动画而成为同伴第78-79页
第4章 变革:个案社会性发展的前后比较观测第79-87页
    一、她的社会技能发展状况第79-80页
        (一) 儿童社会技能第79页
        (二) 个案社会技能发展比较第79-80页
    二、她的自我概念形成状况第80-81页
        (一) 儿童自我概念第80页
        (二) 个案自我概念状况比较第80-81页
    三、她的意志品质状况第81-82页
        (一) 儿童意志品质第81-82页
        (二) 个案意识品质状况比较第82页
    四、她的道德品质状况第82-83页
        (一) 儿童道德品质状况第82页
        (二) 个案道德品质状况比较第82-83页
    五、她的社会认知程度第83-85页
        (一) 儿童社会认知第83-84页
        (二) 个案社会认知状况比较第84-85页
    六、她的社会适应状况第85页
        (一) 儿童社会适应第85页
        (二) 个案社会适应状况比较第85页
    七、她的社会情绪状况第85-87页
        (一) 儿童社会情绪第85页
        (二) 个案社会情绪状况比较第85-87页
第5章 影响:动画片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机制第87-92页
    一、儿童社会化的机制第87-88页
        (一) 人是社会化的主体第87页
        (二) 儿童社会化的途径及客体第87-88页
    二、动画片的影响机制第88-91页
        (一) 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第89页
        (二) 动画片、各大社会化媒介与儿童的关系第89-91页
    三、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1: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情况的访谈提纲第96-98页
附录2:微微妈妈每日口述第98-101页
附件3:个案部分田野日记第101-10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106页
后记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用户生活方式的智能冰箱食品管理界面设计研究
下一篇:产业融合视角下中国互联网电影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