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汽车废热制冷实验平台的研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新型汽车制冷系统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 技术研究及其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4 喷射器应用于制冷技术 | 第17-18页 |
1.5 喷射式汽车废热制冷的探索 | 第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混合方法的压缩机控制模型建模 | 第20-26页 |
2.1 活塞式压缩机建模分析 | 第20-24页 |
2.1.1 工质流动的动能模型 | 第20-22页 |
2.1.2 气体工质获得热量 | 第22-23页 |
2.1.3 压缩机控制模型整合 | 第23-24页 |
2.2 模型分析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汽车废热制冷装置的设计与选型 | 第26-36页 |
3.1 实验平台设计 | 第26-31页 |
3.1.1 管路结构设计 | 第26-29页 |
3.1.2 采温采压点设置 | 第29-30页 |
3.1.3 喷射器设计 | 第30-31页 |
3.2 实验平台功能单元 | 第31-35页 |
3.2.1 冷凝器 | 第31-32页 |
3.2.2 发生器 | 第32-33页 |
3.2.3 蒸发器 | 第33-34页 |
3.2.4 管路切换阀门 | 第34页 |
3.2.5 压缩机选型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6-50页 |
4.1 数据采集前端部分 | 第36-38页 |
4.2 数据采集卡选型 | 第38-39页 |
4.3 系统上位机软件 | 第39-48页 |
4.3.1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 第40-42页 |
4.3.2 上位机功能程序设计 | 第42-47页 |
4.3.3 上位机程序实现的控制方案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装置搭建与调试 | 第50-56页 |
5.1 装置搭建 | 第50-51页 |
5.2 故障检测排除 | 第51-54页 |
5.2.1 压力检漏 | 第51-52页 |
5.2.2 通路调试 | 第52-54页 |
5.3 系统操作规范总结 | 第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实验测试 | 第56-66页 |
6.1 装置基本功能实验 | 第56-57页 |
6.1.1 上位机软件测试 | 第56-57页 |
6.1.2 硬件单元测试 | 第57页 |
6.2 装置制冷效果测试 | 第57-64页 |
6.2.1 压缩机循环的制冷 | 第57-63页 |
6.2.2 混合模态以及喷射器模态的运行结果 | 第63-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