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

基于石墨烯/纳米金类过氧化氢酶的miRNA比色传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miRNA的检测方法第11-16页
        1.1.1 miRNA定义及作用第11-12页
        1.1.2 miRNA生物检测技术第12-13页
        1.1.3 miRNA传感检测技术第13-16页
    1.2 生物传感器第16-20页
        1.2.1 生物传感器的组成和原理第16-17页
        1.2.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第17-19页
        1.2.3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第19-20页
    1.3 基于石墨烯及复合物的生物传感器第20-24页
        1.3.1 石墨烯结构及其性质第20-21页
        1.3.2 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第21-23页
        1.3.3 基于石墨烯及复合物的传感方法第23-24页
    1.4 研究背景、思路、内容和意义第24-27页
        1.4.1 研究背景第24-25页
        1.4.2 研究思路第25页
        1.4.3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4 研究意义第26-27页
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7-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7页
    2.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8-35页
        2.3.1 石墨烯氧化物的合成第28-29页
        2.3.2 石墨烯/纳米金的合成及优化第29-30页
        2.3.3 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纳米金的表征第30页
        2.3.4 荧光探针与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作用第30-31页
        2.3.5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31-32页
        2.3.6 比色传感方法的灵敏度评价第32-33页
        2.3.7 比色传感方法的特异性评价第33页
        2.3.8 比色传感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第33-3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5-55页
    3.1 设计原理第35页
    3.2 石墨烯/纳米金制备及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5-38页
        3.2.1 HAuCl_4浓度的优化第36页
        3.2.2 水热体系时间的优化第36-37页
        3.2.3 水热体系pH值的优化第37-38页
        3.2.4 水热体系温度的优化第38页
    3.3 石墨烯/纳米金的表征第38-40页
        3.3.1 透射电镜(TEM)表征第38-39页
        3.3.2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39-40页
        3.3.3 Raman光谱表征第40页
    3.4 荧光探针与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之间的作用机制第40-42页
    3.5 检测探针的确定第42-43页
    3.6 检测条件优化第43-49页
        3.6.1 催化剂浓度的优化第43页
        3.6.2 催化温度及pH值的优化第43-44页
        3.6.3 H_2O_2浓度的优化第44-45页
        3.6.4 H_2O_2底物浓度的优化第45-47页
        3.6.5 缓冲溶液类型的优化第47页
        3.6.6 适配子长度的优化第47-48页
        3.6.7 ssPNA吸附时间及浓度的优化第48-49页
    3.7 比色传感器方法的灵敏度评价第49-52页
    3.8 比色传感方法的特异性评价第52页
    3.9 比色传感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第52-55页
        3.9.1 血清中miRNA-21的检测第52-53页
        3.9.2 miRNA混合体系中miRNA-21的检测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TiO2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阳离子型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