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分析及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对外包动因的研究 | 第10-12页 |
·对外包决策机制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对外包效应和影响的研究 | 第13-16页 |
·对外包承接方的研究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软件外包的理论背景和动因研究 | 第17-27页 |
·软件外包发展的理论背景 | 第17-21页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页 |
·要素禀赋论 | 第18-19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企业多元化和归核化理论 | 第20-21页 |
·软件外包的内涵 | 第21-24页 |
·软件外包的含义 | 第21-22页 |
·软件外包的分类 | 第22-23页 |
·软件外包一般业务流程 | 第23-24页 |
·软件外包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24-27页 |
·内部因素的变化是软件外包发展的驱动力 | 第24-25页 |
·外部条件支持是软件外包发展的助推器 | 第25-26页 |
·各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是软件外包发展的推动力 | 第26-27页 |
3. 全球软件外包发展状况分析 | 第27-34页 |
·国际软件外包发展历程简述 | 第27页 |
·早期的在岸软件外包阶段(1950-1980) | 第27页 |
·在岸外包向离岸外包发展阶段(1990—今) | 第27页 |
·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 | 第27-34页 |
·主要发包国现状 | 第28-31页 |
·主要接包国家现状 | 第31-34页 |
4.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现状及效应分析 | 第34-42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现状 | 第34-39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模式 | 第34-35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 | 第35-39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 第39-42页 |
·技术外溢效应 | 第39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实现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 第39-42页 |
5. 中、印软件外包发展比较分析 | 第42-53页 |
·印度软件外包现状 | 第42-43页 |
·中、印软件外包比较分析 | 第43-53页 |
·中印软件外包业RCA 指数比较 | 第43-44页 |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印软件外包竞争力比较 | 第44-49页 |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劣势分析 | 第49-53页 |
6.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策略分析 | 第53-58页 |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 第53-54页 |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拓宽软件人才培养渠道 | 第53页 |
·企业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人才储备 | 第53-54页 |
·提高企业标准化程度,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54-55页 |
·细分市场,重点突破有竞争力的业务 | 第54页 |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 第54页 |
·提高客户满意度,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54-55页 |
·加强软件园区建设,注重软件协会作用 | 第55-56页 |
·加强企业间的联合,以大带小共同发展 | 第55页 |
·以承接印度软件外包为契机,开拓广阔的欧美市场 | 第55-56页 |
·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发挥软件协会作用 | 第56页 |
·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软件产业环境 | 第56-58页 |
·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 第56-57页 |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