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设备与材料 | 第10-14页 |
1.主要仪器 | 第10页 |
2.主要试剂 | 第10-11页 |
3.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站 | 第11-12页 |
4.主要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PCR偶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蓝白斑筛选的无假阳性突变点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4-3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16-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一种变换核酸基因型方法的探究 | 第33-46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34-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综述 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 第52-64页 |
References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