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9页 |
1.1 钛合金的分类及其应用 | 第12-17页 |
1.1.1 传统钛合金 | 第12-14页 |
1.1.2 钛铝化合物基钛合金 | 第14-16页 |
1.1.3 钛合金应用 | 第16-17页 |
1.2 高温钛合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7-21页 |
1.2.1 国外高温钛合金发展 | 第19-20页 |
1.2.2 国内高温钛合金发展 | 第20-21页 |
1.2.3 高温钛合金发展趋势 | 第21页 |
1.3 高温钛合金的合金元素、组织与性能 | 第21-24页 |
1.3.1 高温钛合金中的元素种类与作用 | 第21-23页 |
1.3.2 高温钛合金中常见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 第23-24页 |
1.4 高温钛合金的合金设计方法 | 第24-27页 |
1.4.1 Al当量法 | 第25页 |
1.4.2 d-电子理论合金设计法 | 第25-26页 |
1.4.3 电子浓度e/a法 | 第26页 |
1.4.4 BP神经网络法 | 第26-27页 |
1.4.5 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 第27页 |
1.5 选题意义及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5.1选题意义 | 第27-28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2 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的合金成分设计 | 第29-34页 |
2.1 α-Ti固溶体合金的“团簇+连接原子”结构模型 | 第29-31页 |
2.2 高温钛合金成分设计与优化 | 第31-3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3.1 合金制备 | 第34-35页 |
3.2 热处理工艺 | 第35页 |
3.3 组织分析 | 第35页 |
3.4 硬度分析 | 第35-36页 |
3.5 XRD分析 | 第36页 |
3.6 氧化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7 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8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6-38页 |
4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 | 第38-53页 |
4.1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结构与组织研究 | 第38-44页 |
4.1.1 XRD分析 | 第38-40页 |
4.1.2 组织分析 | 第40-41页 |
4.1.3 硬度分析 | 第41-43页 |
4.1.4 元素分布 | 第43-44页 |
4.2 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4.3 腐蚀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4.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 | 第53-62页 |
5.1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结构与组织研究 | 第53-57页 |
5.1.1 XRD分析 | 第53-55页 |
5.1.2 组织分析 | 第55-56页 |
5.1.3 硬度分析 | 第56-57页 |
5.2 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5.3 腐蚀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 | 第62-74页 |
6.1 [Al-(Ti_(13.7)Zr_(0.3))](Al_(0.69)Sn_(0.18)Si_(0.1)(Mo/Ta/Nb)_(0.03))系列合金结构与组织研究 | 第62-68页 |
6.1.1 XRD分析 | 第62-64页 |
6.1.2 组织分析 | 第64-65页 |
6.1.3 硬度分析 | 第65-66页 |
6.1.4 元素分布 | 第66-68页 |
6.2 抗氧化性能分析 | 第68-71页 |
6.3 腐蚀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